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早在1950年代就出現在科學家的研究領域,2010年左右開始飛快持續發展。食品業在AI的投資相對其他行業來得少,但這不代表AI對我們的飲食生活影響不大。在本文中將介紹AI技術對當代飲食消費、流通,與生產方面的影響與應用,以及可能面臨到的限制。
AI 飲食消費 與日常息息相關
很多人每天吃東西前都會先拍照,然後把這些相片備份到雲端硬碟或上傳到自己的社交媒體,這個看似平常的舉動,其實就是在幫網路業界累積「大數據」(big data)成為AI分析的資訊,也是能有效用來變現的重要工具。業界使用這些鉅量上傳的相片與資訊來分析人們的喜好與行為模式,作為未來制定商業策略的參考。
某些應用軟體也正急遽地改變我們的飲食生活。最被頻繁使用的應該是Google這類的搜尋引擎,幫助我們尋找特定地理區域、類別、以及時段的飲食推薦,也提供餐廳評價或消費者的食記來幫助我們做飲食選擇。如果想省錢,可以用GOMAJI、EZTABLE或Groupon這類平台幫我們找尋折價的餐廳;當我們想吃外食卻又懶得出門時,只要隨手在Uber eats或 Food panda這類的飲食外送App按個鍵,就有人幫我們把東西送上門。這些數據也都變成重要的商業資訊,成為商業發展行銷策略的參考依據。
有些AI軟體可以協助我們達成健康管理的目標。早期的健康管理app需要我們手動輸入吃下哪些東西,新的AI技術發展出自動辨識功能(AI food recognition),只要把照片輸入,AI就開始幫我們分析營養素與熱量等。這個技術也開始被應用到需要特殊飲食限制的需求上,像是糖尿病患者或是高齡銀髮族,可以通過這樣的飲食管理App,來確保自己吃下的食物是不是有益健康,或更進一步地,透過這些App來個人化並引導我們攝取足夠的營養需求。
飲食流通與生產
飲食(包含食材)需要靠流通業者配送到消費者手上,AI可以應用在飲食外送、物流管理以及減少食物浪費等方面。
AI為飲食流通帶入許多技術上的革命性改變。首先是「平台經濟」(Platform Economy)的崛起。過去商家提供外送服務的多為自家員工,外送範圍也較小,現在則採取平台經濟模式,把提供食物的商家、想吃美食的饕客、以及想賺外快或以此謀生者串聯在一起,以自行車、機車、汽車、甚或步行來提供服務,這是一種新型態的「零工經濟」(Gig Economy)。平台業者運用大數據與AI來促成平台的優化精進,像是運用AI分析客戶飲食習慣,協助餐廳開發新菜單與制訂行銷策略;透過導入AI分析客人消費習慣,事先預測準備,進而提升配送效率;或透過AI算出最佳路徑,以最短時間精準宅配送上美味等。
另一個可以應用A I 的部分是「剩餘食材管理技術」(Food Waste Management Technologies),也就是透過AI來分析食物在不同情境中的消費狀況,試圖透過精準的分析與預測來減少食物的浪費。
AI也被應用在農業生產方面,協助構建農業資料庫,儲存各種農業相關資訊(像是農產品品種與種植所需的自然條件等)。其次是協助監測農產品生產過程,在出現狀況時(如乾旱或水災)協助提出解決方案。AI把農產品生產情況或各種自然環境的預測資訊,藉由手機或電腦設備即時反映給農民,有助於提高農產品的生產效率。AI還被應用在協助農產品的溯源,協助消費者能有效追蹤溯源農產品生產端,提高食品安全、降低風險。
除了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之外,我們更期待AI能促進農業的永續發展,如果AI能更精準地預測飲食的消費與流通需求,也許能減少我們在生產食物時的資源浪費,不致過量生產剝削浪費自然資源,讓農業能與自然環境永續並存發展。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