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64 期
 
月桃籽與蕗蕎 原鄉傳統元素的味覺延伸
作者:古佳峻
  文章瀏覽次數:602

        Sali(月桃)在台灣許多原住民文化中是普遍被應用在生活編織及食物包裝盛裹使用。尤其在石板屋年代,魯凱族人會在梅雨季前採收月桃,將月桃葉莖(長葉鞘)曬乾後編織地墊,以及各種提袋和盛皿。

        Cinabu(吉拿富)和Abai(阿拜)都會以月桃作為外包裹葉,即便月桃在部落中與生活有緊密關係,卻鮮少將月桃作為可入口的食物。子賢在過去中西餐的學習進修課程中,受到很多廚師的啟發,認為飲食要回歸生活裡可使用的素材,月桃葉及莖都有被使用的文化基礎,然而有荳蔻氣息的月桃籽應該能在部落料理中創造新的味覺延伸。

 月桃籽

 

        「外公今年84歲,從他姊姊小時候在田間就有蕗蕎(又名蕎頭、小蒜、野蒜)!」子賢詢問外公對於蕗蕎在霧台部落的記憶,他們生活中一直存在,但是也不清楚從何開始或由誰引入,綠色細長葉片與韭菜相似,族內對於蕗蕎也一直都以kú-tshài(韭菜的台語)稱之。過去物資貧乏的年代會將蕗蕎鱗莖洗淨後以鹽巴或者醬油醃漬,或者簡單的以蕗蕎沾鹽,文化上僅屬飲食裡的配佐蔬菜,卻在部落中已存在至少八十多年以上的依存關係。

        部落裡沒有食用蕗蕎葉的習慣,一般只取鱗莖,餘葉作為田間堆肥。然而子賢從料理知識中梳理出在地產物的取代性,這裡沒有蔥蒜的種植,所以能多用蕗蕎以代蒜、將鮮嫩的蕗蕎葉作為蔥的再應用。產季在三到六月間,鱗莖飽滿肥大,非產季時可採蕗蕎葉烹飪,在一年一收的生長規律中能善用蕗蕎的不同部位以達到適性適地的共生關係。子賢認為蕗蕎屬於耐旱作物,也因此能夠在霧台部落這個排水極佳而蓄水無力的土地上生長,即便有部落威爾鋼的美稱,卻因餐食經驗僅有單純的醃漬,這也讓他想藉著更多的料理技術讓文化延展。

蕗蕎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