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好食」健康制作所據點在台北永康商圈,2019 年創業初期,創辦人許彩雪前瞻打造餐廳、料理教室、瑜珈教室功能性空間,嘗試照顧全年齡營養需求。她出身主流媒體,集團持續出版健康飲食書籍,卻發現思想概念與生活實踐存在極大斷層,「許多讀者讀完健康飲食書籍,還是沒辦法解決問題。」於是跨足餐飲,想串聯健康營養實行的最後一哩路。
健康運動設計 實踐營養新主張
許彩雪延攬營養學專業背景的廚藝團隊,現有一名專職營養師,主廚江翰也是營養本科系,曾在醫院工作,也擔任健身教練。在常常好食營養邏輯裡,減醣健康並非一味拒絕澱粉,單純水煮烹調就好,而是以低醣、地中海料理主軸,設計健康飲食生活。
常常好食設想滿足運動健康需求,規劃出健康減醣、間斷平衡、肝醣超補、低醣享瘦、211減醣減脂、高熱量蛋白、高蛋白低澱粉減脂等餐盒款式,依照需求功能搭配不同份量的蔬菜、蛋白質、澱粉主食。
像是肝醣超補餐,特別針對馬拉松、鐵人三項賽者、百岳登山者需求大量肝醣維持耐力,奉行「肝醣超補飲食法」,跑者在賽前三天大量補給高碳水化合物增加肝醣儲存,可以讓身體儲備大量動能,有效延長運動時間,避免肝醣水平過低,造成疲勞無力,加強長時間耐力配速運動表現。
至於高蛋白低澱粉減脂餐,考量運動族群必須攝取足夠熱量、蛋白質,因此營養設計針對增肌減脂期健身者,去除澱粉主食碳水化合物攝取,改以蔬菜彌補飽足感,靠維生素、礦物質維持基礎代謝率,並加大蛋白質份量,以優質蛋白質修復運動後的肌肉損傷,也避免減脂過度期造成肌肉流失。
專業營養團隊 深究健康飲食法精髓
尤其運動族群的餐盒設計注重蛋白質攝取,江翰特別講究肉品部位,嚴選豬肩瘦肉,是豬隻運動最少部位,脂肪含量低,軟嫩依然口感,只要簡單地烤、蒸、煮,保留天然清甜,再撒上新鮮迷迭香、百里香、茴香,就能在烹調細節中展現風味,「基本上,有辦法讓健康和美味達到平衡!」常常好食營養團隊每季發想菜單,先確定飲食功能性,由專業營養師精細計算主食熱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及鈉含量,才會進一步開發菜單樣式。
近來發現生酮飲食、低醣飲食流行當道,便嘗試從異國菜系精髓抽換健康飲食概念。像是泰式打拋豬大量運用辛香料,如檸檬香茅、魚露,考量鈉攝取減量,於是微調醬汁口味,讓經典菜色更符合現代健康飲食,並將澱粉主食改為義大利麵,或以全糙米加藜麥、黃豆、黑豆,減低升醣速度。
持之以恆 讓健康飲食變成生活選擇
當代運動風氣盛行,大眾擁有強大的動機健身運動、改善體態,江翰在運動營養風潮興起前,就以健身教練角度觀察健康消費市場趨勢潛力。他發現早期健身族群飲食選項可能只有水煮雞胸肉,往往許多人會因為原本飲食習慣,或是健康餐低鈉、低醣口味不佳,而果斷放棄配合運動營養,導致健身效果功虧一簣。
因此江翰領悟到,運動營養健康餐盒概念不應該只以冷冰冰的公式思維解構食物營養,一板一眼計算公克份量,說服運動族群接受「食之無味」,過度嚴苛沒辦法走得長久,「假如只維持一個禮拜、一個月,健康效果反而有限。」
在常常好食的藍圖中,現階段籌備運動營養個管諮詢服務,協助整合運動菜單和營養菜單。「健康飲食是場長期抗戰!」江翰認為,必須想辦法讓健康餐盒展現美好風味,才能真正讓健康運動飲食,理所當然變成生活的一種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