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刺激食慾,一般大眾熟悉的飲食心理學,應該是商家刻意營造食物缺乏的氣氛,提升搶購慾望的「飢餓行銷」(hunger marketing ) 。這種猶如飢餓時候覓食的狀態,常常被評為不理性。但是神經科學、行為科學、實驗心理學等跨領域研究卻認為這不是不理性,而是被誤解的另類理性。飲食需求的背後總隱藏一套有趣的行為、邏輯、想法,遠遠超出我們可以想像的範疇,值得持續不停地探索。
快樂報酬
如何深度理解社會脈動,掌握不同階級、性別、年齡的人想吃的機制,創(塑)造某些社群想(該)吃的食物,這個問題大抵是所有食物產業(鏈)無止盡和無上綱的議題。Kima Cargilly的《過度飲食心理學:當人生只剩下吃是唯一慰藉》(The Psychology of Overeating : Food and the Culture of Consumerism,2018,光現出版),娓娓道來食品產業怎樣在日常生活當中傳奇化、極大化各項飲食能提供人們在不同狀態下需要的愉悅和「快樂報酬」(hedonic reward),屢屢突破我們心理防衛,讓新的食品如何成為常用的食品,而常用的食物又如何不被雜食的人類吃膩。
Michael Macht在《飢餓信號:一次解開身心之謎的飲食心理學》(Hunger, Frust und Schokolade: Die Psychology des Essens,2022,菓子文化),嘗試以飲食習慣失常、失序,造成日常生活困擾的「飲食失調」(eating disorders) 為例,譬如厭食或暴食,鼓勵我們暸解追求飲食「快樂報酬」的常態和非常態,另一方面緩解我們面臨飲食失調前兆的罪惡感,像是過重和肥胖情況。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