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和推動「傳統」台灣料理列為無形文化資產,並藉此提升該資產料理(包含料理法)為一種著名品牌,甚或做為美食外交的利器,的確值得當前台灣飲食界認真思考。美食無疑是一種有效的文化外交資源,更是展現台灣軟實力的途徑。
到底什麼是值得列為文化資產的台灣飲食和料理,如何去蕪存菁、如何發掘它代表的資產文化及族群意義,倒是大學問。也恐怕會引發不同族群、不同菜系、不同學術領域,甚至餐飲界內部的爭議。
我查了一下目前登錄於台灣無形文化資產的21項重要民俗和153項一般民俗中,沒有一項是飲食類別。在傳統知識與實踐類則列有稀罕的4項,包括名間埔中茶和鹿谷烏龍茶的手工製茶法、台東新港鏢旗魚和芳苑潮間帶牛車採蚵,也沒有料理。然後在保持技術和保存類的47項中,也缺任何有關菜系、名菜、美食料理做法的登錄。
可見台灣的文化資產保存政策思考中,對吃和飲食文化可說是毫不重視的。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在去年出版過一本「食之承繼」,副標題是飲食文化與無形文化資產,書中各章作者竟沒有為台灣美食作正當的資產政策倡議和呼籲,讓我感到相當遺憾。
日本在2013年成功將「和食:日本人的傳統飲食文化-以正月元旦為例」登錄在UNESCO的無形文化資產名單。同時,日本更進一步將「一湯三菜」的「非傳統」飲食,創造成為日本的「新傳統」(這在廿世紀以前是不存在)並由當年安倍首相向全世界宣傳。但它一旦被「創造」、「發明」和「炒作」之後,它已儼然成為日本和食的「傳統」。台灣要如何走出第一步推動飲食的國內文化資產化,說難不難。日本那種創造傳統之途,何嘗不能學習。
如果國內的無形資產登錄考量是「去飲食化」,那如何著手去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無形文化資產」進軍?更何況我們的政治處境恐很難達成。在沒有無形文化資產化的盲點下,我覺得還是可以走另外兩條路去形塑、推廣台灣飲食料理。一是將具體的台灣料理(菜系、菜色)名牌化,二是透過現有的台灣外交、商展或觀光展三大管道去分別邁向「美食外交」、「美食商機」和「美食旅遊」。
我還是很希望台灣美食傳統登錄為文化資產的運動能展開,並以此做為品牌化和公共外交的文化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