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酒屋特色文化 隨著時代不斷疊加
因為商務簽證,久違地回到日本。當窗景外重新出現東京晴空塔(Tokyo Skytree)時,我承認自己眼眶紅了,兩年半的空白,兩年半的顛簸,在這一刻被填補‧洗刷。由於先前有幸出版關於居酒屋的書籍,這段時間一直持續透過推特(Twitter)關心各地名店的消息,雖然,哀傷的新聞佔得多些。因應政府防疫政策,而只暫時拉下鐵門的,還算萬幸,順應著就以店主年歲已大、後繼無人為由退休、廢業的老店,更是時有所聞。無數次懊悔著「哎呀,如果能夠再去一次就好了」。
居酒屋在日本外食場景中,稱得上是個特別的存在。如果是其他的業種,往往當時代變遷,出現新的商業模式時,舊的模式會被市場淘汰,不過,居酒屋卻是一個不斷疊加上去的構圖,有些人選擇在車站前的知名連鎖店聚會,同時,則有些人懷念昭和氣氛,繼續鑽到高架橋下的低矮房舍。除非像個人店經營者的身體因素,否則,在各城市的居酒屋生態系,多年來一直保有著穩定的多樣性,各型態的店家,有著各自的擁護者。
直到疫情打亂了這多樣性。
SNS社群媒體當道 居酒屋重返年輕人市場
有些業者反應靈活,將店面改裝成燒鳥店或燒肉店(方便一人用餐,中午也可供餐),渡過了世紀最大的挑戰,而不得不歇業的,則有不同的商機,在原址萌芽,那便是深受現在z世代歡迎的「Neo酒場‧Neo居酒屋」。老實說,快四字頭的我,有點難以理解為何沙瓦杯上畫點可愛插畫,或是霓虹燈寫幾句要說幽默也不是真的那麼幽默的字句,就會在社群媒體上受到注目。但也真實地由於社群吸睛的現象,不只是被稱作「遠離酒精世代」的年輕客人回流,連站在吧台另一側的工作人員,也多半換成了年輕臉孔,彷彿在這裡打工,就跟在 Blue Bottle 工作差不多時髦一樣。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