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66 期
 
客家飲食文化研究更上一層樓
作者:蕭新煌
  文章瀏覽次數:312

       九月十七到十八日,在苗栗縣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舉辦了一天半的「客家飲食文化:族群、歷史與比較國際研討會」。共有三場專題演講、四場主題討論(發表十三13篇論文)和一場圓桌會議。

       雖然在這之前台灣也已辦過幾次以客家飲食為號召的研討會,不過這次是國際性,有來自香港、日本、美國、馬來西亞的講者以視訊方式與會。另外它也比較重視學術性,發表的文章均強調研究與比較的內涵和品質。

       我應邀發表一場專題演講,我從微觀和宏觀兩個視野,有系統地回顧有關「客家飲食」和「台灣飲食」的著作,發現有關客家料理的共識相當高。不同作者所列舉的代表性客家菜也大同小異,而且都喜歡以八大道菜來標示客家經典菜內容。因此,兩家客家餐廳在兩晚餐宴上,各自做出十道不同的客家經典料理,確實是個挑戰。

       與閩南菜比較,客家菜的烹調和料理手法的確有其特色;風味也與鄰近的福建菜系不同。因此,要了解客家飲食文化的特色不能只看與其他不同菜系的同,而對異視而不見。

       我也明確指出,在相當多有關「台灣飲食」的論著中,都偏頗地誤以閩南菜(福建菜系)就可以來代表台灣菜,明顯地忽略應也同屬台灣料理文化內涵的客家菜;其背後的閩南沙文主義和文化意識形態,值得玩味。

       我在會中呼籲在未來的客家飲食文化提出「獨立的」客家菜文化關和論述。在未來的「台灣料理」內涵中,也應建構出「跨族群」和「全方味」的理念。

       在這次發表的客家飲食文化論文中,比較有趣的包括「時令節氣的客家味緒」、「北美客家移民與飲食:美國客家餐廳的大數據分析」、「客家菜的誕生:中國東南飲食景觀的形成」、「身分認同或南洋品牌:馬來西亞客家菜與海南餐飲」、「客家菜與潮州菜:飲食的分類與資源化」、「一個未成形的料理:客家菜在馬六甲」、以及三篇台灣有關客家飲食文學的文章。

       在圓桌會議的結論中,四位分別代表飲食教育、作家和主廚的意見領袖,對客家菜的正名和推廣發表了高見。我綜合了他們的看法,以主持人身份提出以下共識:

1. 多鼓勵有關紮實而寬廣的客家飲食及其文化的研究;

2. 對客家菜、客家料理和客家菜系的不同,值得去思辨和倡議;

3. 推廣客家料理在台灣國家料理的正確作法,除了推廣個別有名菜餚之外,也宜多強調特有的客家調味料,如客家醬漬。

       總而言之,這是一次有內涵,也有味道的客家飲食文化盛事。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