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四面環海的島國,魚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關於魚,我們有甚麼樣相關的飲食文化?魚如何跟島國歷史結合,成就今日豐富的海洋人文飲食地景?如何一面享用豐盛的魚料理、一面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我們的下一代,真的學會如何好好吃魚嗎?本次專題想邀請大家一起來思索關於吃魚這件事。
2022年是聯合國「國際養殖漁業和水產養殖年」(IYAFA 2022),強調小規模漁民、水產養殖戶等可持續利用漁業和水產養殖資源,為人類福祉、糧食體系健全發展和消除貧困做出重要貢獻。
然而根據漁業署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整體漁業生產量雖較往年增加,但主要在遠洋漁業與內陸漁撈業,其他沿海相關的近海漁業、沿岸漁業、以及海面養殖業等都在急速衰退中。這些沿海相關漁業活動,剛好是養活最多本地漁業從業人口的生產部門,也就是說,我們的漁村正在消逝中。
食魚文化的世代斷層
台灣漁業除了生產端面臨危機外,食魚文化也正面臨著世代斷層。湧升海洋集團總經理、同時也是責任漁業指標創辦人徐承堉經營水產貿易超過二十年,早在農委會大力推廣農產品產銷履歷、優良水產養殖場之前,徐承堉就已經要求供貨的漁民以友善大自然的方式養殖。
徐承堉接觸漁業已逾四十年,對於台灣漁業是否能改變卻感到無力。目前台灣食用魚類一半以上來自進口,面臨本土食魚文化的生產與認同問題。過去漁業是支撐漁村生計的主要產業,長期以來政府對漁村忽視的結果,造成漁業生產與文化的中斷。年輕人口外流導致漁村人口老化,只能靠大量外籍勞動力來支撐產業。另一個重大困境是食魚教育的缺乏,家庭與學校裡的教育及餐食中很少跟魚相關,連父母、老師自己都不見得理解食魚文化,常常連吃的是甚麼魚都不知道,很難將食魚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承接起知識的間隙
有越來越多年輕人投入食魚文化推廣與友善漁業領域。澎湖「年年有鰆」創辦人巫佳容本身非澎湖人,大學也非相關科系,因為熱愛鯨豚及海洋愛上澎湖的大海。她觀察到澎湖世代間對於在地魚知識差異頗大,長輩們常以魚作為日常對話的主題,例如冬天見面時互相以「土魠魚買了沒?」作為日常問候語。但澎湖的年輕人與小朋友對魚很有距離,澎湖雖然仍以當地魚種居多,進口魚相對少,但小朋友依然不認識當地魚。她2017 年移居澎湖,2020年創立年年有鰆品牌,想透過寓教於樂的遊程設計及多元深入的課程安排,讓消費者能學習到永續海鮮及海洋保育的觀念。
位於台南七股十份社區的「股份魚鄉」工作室由三個年輕人組成,致力於台灣養殖漁業的食魚教育相關事業。她們努力的方向是將漁業組織與學校教育結合,做出教材提供給老師們使用。目前最多老師使用的教材是虱目魚,因為相關教材最為完整。然而,其他台灣的特色魚種資料卻相對不足。
位於花蓮七星潭的「洄遊吧」是花蓮漁三代的食魚革命,創辦人黃紋綺因為成長過程與海洋的深厚連結,選擇回到家鄉,推廣海洋文化與食魚教育,也找回小漁村的生命力。然而,這些年輕世代都面臨著共同的問題,就是基礎資訊的相對缺乏,例如台灣目前只有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發佈的「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做為參考資料,但其中所列出的魚種有時並不適合台灣不同區域特色。
建構海洋飲食文化地景
關於海洋飲食文化地景,本專題嘗試提供不同的想像與思考。林楷倫從魚販作家之眼看海島居民海派吃法,超台超讚。曹銘宗的文章,帶著我們探索基隆海產與多元族群飲食文化的交融,所謂的台灣味,從來就是多元開放與包容。王南琦的文章帶領我們遠到台東長濱,知道一間營運良好的餐廳,真的可以養活25個小農。黃之暘招呼我們去海產攤呷海味,見識生猛有力的煙火氣與人情味。楊豐銘藉著法國馬賽魚湯的例子,邀請我們對漁魚文化展開新想像。韓流不只在電視裡,也在藍色大海中,何撒娜的文章介紹韓國人各種水產料理,如何鑲嵌於傳統與現代文化裡。洪嘉鎂為我們解釋為什麼日常生活中想吃一條魚變得非常困難,丁皎則說明如何以海鮮標章守護海洋。
食魚文化與海洋有關,讓我們秉持著大航海精神,以開闊心胸勇敢面對未知,並從現在起,一起來思考我們該有甚麼樣的漁業與食魚文化。(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