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自古是台灣重要的國際港口,並擁有北台灣最大的近海漁場及批發漁市,歷來族群與在地海產的交融,形成基隆特色的海洋飲食文化。
在這裡的原住民是海洋民族、南島語系的馬賽人(Basai),華人、日本人很早就往來基隆,十七世紀歐洲兩大海權強國的西班牙人、荷蘭人都曾統治基隆。
閩菜作為基底 清代移民成為在地味
福建省會的福州人,自古往來、定居基隆,福州菜(閩菜)成為基隆傳統美食小吃的基底。
「紅糟」是福州菜常見的調味料,即以紅麴釀酒後的渣滓,可用來醃魚和肉,使其顏色變紅且散發酒香,在基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炸紅糟鰻及紅糟鰻焿(「糟」常被誤寫「燒」),在基隆小吃攤店及海鮮餐廳都可吃到。浙江人、福州人把大海鰻(虎鰻)剖開曬乾製作「鰻鯗」(風鰻)的方法,也在基隆留了下來,至今在海邊還可見掛曬鰻魚的風景。
清代,基隆華人移民主力是福建的漳州人,其次是泉州(安溪)人。聞名全台灣的基隆廟口夜市小吃,其廟就是漳州人奉祀的「開漳聖王廟」(奠濟宮)。
基隆廟口的著名小吃「鼎邊趖(sô)」,這是漳州小吃,又稱「鼎邊垂(suî)」,在福州稱「鼎邊抆(ung)」。這道漳州市區不靠海的傳統米食,使用的配料是豬肉、豬腸、豬血,但在基隆的配料有蝦米、蝦仁、小魚乾、魷魚絲等,成為海味小吃。
廟口還有一道獨特小吃「豆簽焿」,豆簽是以米豆做成的豆條,較麵條滑嫩而有豆香,源自泉州安溪。安溪不靠海,所以豆簽大都與絲瓜合煮,但在基隆則改用蝦仁、花枝、蚵仔等海產,蛻變成在地化的海鮮小吃。
人說「閩菜多羹湯」,在基隆廟口就有很多海產羹湯,包括鮮魚湯、蚵仔湯、蝦仁焿、花枝焿、魷魚焿、旗魚焿等。
國際港都 深受日治時期影響
日本時代,基隆港建設成為現代化的國際港,成為台灣與日本往來的門戶,當時基隆約八萬人口中有四分之一是日本人,基隆可說是台灣引進日本飲食文化的窗口。當時建設「基隆漁港」(今正濱漁港),1935年竣工啟用,成為台灣最大的漁港,也是北台灣近洋及遠洋漁業的基地。統治台灣的五十年間,同屬日本統治的琉球(沖繩)有很多漁民及勞工遷居社寮(和平島),形成五百多人的「琉球埔」聚落,並傳授拖網捕魚、鏢刺旗魚等漁業技術給基隆漁民。
以鰹魚製成的「鰹節」是日本料理調味的基礎,堪稱日本海洋飲食文化的代表性產品之一。台灣東海岸「黑潮」洋流盛產鰹魚,日本人首先在基隆設立「鰹節工場」,日本官方還在1923年設立「基隆鰹節試驗工場」。受此影響,基隆的海產美食小吃,傳承很多日本飲食文化的遺產。
基隆有很多旗魚料理,「白肉旗魚」(立翅旗魚)是基隆最早、最普遍的生魚片食材,老輩以日文稱之カジキ(kajiki)。其他還有「旗魚丼飯」(薑燒旗魚肚蓋飯)、「旗魚湯」(魚片煮薑絲湯、味噌湯)、「旗魚焿」(魚塊裹粉炸)、「旗魚麵線」、「旗魚丸」、「旗魚鬆」等。
也常見柴魚入菜和調味,稀飯配菜有蜜汁芝麻柴魚酥,皮蛋豆腐會撒柴魚片花,粥、湯麵、麵線焿有以清爽的柴魚昆布高湯取代油膩豬骨高湯。很多非日本料理的排骨飯、咖哩飯、中式海鮮攤店等,提供的是味噌湯。
著名的基隆廟口第52號攤老店,這是全台最早賣生魚片的小吃攤,第一代主人日本時代在基隆日本料理店工作,戰後把壽司、生魚片、大蝦沙拉、薑燒紅魽魚頭等日本料理帶到基隆廟口。
除此之外魚漿工廠在基隆林立,相關的魚漿加工食品有水煮的魚丸,油炸的「甜不辣」(天婦羅),尤其是火烤的「吉古拉」(竹輪),成為基隆麵攤的特色切菜,並有咖啡廳做成基隆特色鹹派。華人的水蒸麵食「燒賣」,在基隆因加入新鮮魚漿而成為特色。漳州人的「雞卷」,則因改用魚漿為內餡而有平價產品。福州人的「豆乾包」,也因有魚漿供應而成為基隆特色的庶民小吃。獨有的丸進味噌辣椒醬,成為甜不辣、吉古拉等最佳沾醬,甚至被稱為「基隆醬」。
戰後新口味 造就海味城市
戰後,基隆的廣東潮汕移民在基隆港西岸流籠頭開了「廣東汕頭牛肉店」,以潮汕流行的沙茶,結合基隆人喜歡的咖哩,創造咖哩沙茶炒牛肉的新口味,以及咖哩沙茶炒透抽一夜干的基隆味。
潮汕移民也在仁愛市場經營「三記魚餃」,內餡是肉燥,但魚餃皮使用海鰻魚漿製成,比一般餃子的麵皮耐煮而有魚味,成為基隆著名的火鍋料。
戰後的外省移民以山東人最多,為基隆引進了麵食文化,其中以水餃最受歡迎。水餃一般是牛肉、豬肉餡料,但在基隆在地化融入海產,增加了蝦仁水餃、透抽水餃、軟絲水餃,以及海藻水餃。
基隆人不只愛吃海鮮,近年也希望建立海鮮文化。基隆市民票選「市魚」,由基隆沿岸海釣最喜歡上鉤的「黑鯛」當選。基隆從凌晨到天亮的「崁仔頂漁市」,已成為獨特的觀光景點。
北海岸近海盛產鎖管,產量超過全台灣的三分之一,每年三月至九月的「基隆鎖管季」自2005年舉行至今,可以輕鬆吃到平價的小卷、中卷、透抽、軟絲料理。
基隆及宜蘭盛產的鯊魚,以煙燻做「鯊魚煙」,也可打成優質的魚漿做「鯊魚丸」、「福州魚丸」、「天婦羅」。深海的胭脂蝦,也成為基隆特色的生食--胭脂蝦刺身、炒胭脂蝦仁丼飯。每逢秋末至冬,為野生紅魽魚的盛產期,除了是優質生魚片,也成為八斗子美式餐廳推出英國「炸魚薯條」(Fish and Chips)的好食材。
基隆也有「萬里蟹」品牌的花蟹、三點蟹、石蟳,彭佳嶼海域盛產的「細點圓趾蟹」,更命名為「基隆黃金蟹」,近年也成為在地特有的生鮮漁產。全台飛魚卵最大產地也在基隆,除了作為壽司材料,在基隆也可做醃漬飛魚卵、飛魚卵香腸、飛魚卵泡菜等食品。
基隆沿岸及近海盛產的海產與文化,造就具有特色的基隆美食。(作者為台灣文史作家。)
基隆正濱漁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