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66 期
 
漁村未來進行式?
作者:何撒娜
  文章瀏覽次數:725

                   台灣是四面環海的島國,但台灣的漁村卻逐漸在沒落中。相較於近年來日漸受到重視、政府也挹注更多資源的農村,漁村沒落的程度相對更為嚴峻。漁村通常位於較邊陲、交通不便的區域,除了少數觀光漁港外,只要去漁村走一圈,很快可以感受到人口老化外移的蕭條氣氛。本文透過新北貢寮、高雄彌陀等地業者的心聲與經驗,思考我們漁業生產的困境。

 

消逝中的台灣漁村

                   根據漁業署2021的統計資料顯示,雖然台灣整體的漁業生產量較前年增產比率為10.28%,但增加的部分主要是遠洋漁業(23.17%)與內陸漁撈業(155.36%),兩者共占總產量的80%。其他沿海相關的近海漁業(-1.09%)、沿岸漁業(-15.67%)、以及海面養殖業(-7.05%),都在急速衰退中。

                   然而,這些沿海相關的漁業活動,剛好是養活最多本地漁業從業人口的部門。例如以遠洋為主的漁戶數5,380戶,以近海為主者有20,865戶,以沿岸為主者65,549戶,以海面養殖為主者7,871戶。從事遠洋漁業者為13,020人,從事近海漁業者為47,909人,從事沿岸漁業者為166,029人,從事海面養殖業者為20,488人。也就是說,過去養活最多在地漁業從業者的生產模式,正在快速縮減其規模。

                   台灣的養殖漁業每年總生產面積約五萬五千多公頃,產量約三十二萬公噸,從業人數超過十萬人。水產養殖方式又可區分為內陸魚塭養殖、淺海養殖及海洋箱網養殖三種形式,其中內陸魚塭面積就有約四萬公頃。鹹水魚塭主要的養殖魚種有虱目魚、文蛤、白蝦、石斑、草蝦;淺海養殖面積約一萬三千公頃,以牡蠣養殖佔最多、其次為文蛤。海上箱網養殖因為有基本環境條件需求,目前主要分布於澎湖及屏東,以海鱺、石斑、嘉臘、紅魽、鯛類等高經濟魚種為主。養殖漁業產量較高的則有吳郭魚、虱目魚、鰻魚、牡蠣、文蛤、白蝦、蜆等。

                   漁業署資料顯示,雖然養殖漁業以往曾有傲人的成就,但現階段台灣養殖經營遭逢內外環境變動的衝擊,所面臨到的問題如:水土資源缺乏,地層下陷問題嚴重;生產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下降;養殖環境惡化,魚病及用藥問題升高;缺乏有效市場機制,大宗魚貨容易產生產銷失衡問題等。另外,受到 WTO 規範,魚貨進口關稅必須逐年調降,國產水產品因此受到進口產品強大競爭壓力。

 

漁村年輕生產者的困境

                   近年來有不少魚二代或魚三代選擇回到家鄉繼承家裡產業,然而,他們各自面臨到不同的困境。

                   行經台二線貢寮段,沿途可以看到格子狀的魚塭架設在波光清澈的海水上。貢寮曾是台灣產量第一的本土鮑魚養殖場,但在大量輸入中國產鮑魚後受到重創,至今僅有幾家養殖戶不願放棄本土鮑魚產業。其中,仁和鮑魚約自二十年前開始復育九孔、鮑魚,積極維護養殖場的生態多元性,讓九孔、鮑魚能以純天然、無藥物的方式自然成長,並通過產銷履歷及有機驗證。

                   負責人吳鴻銘提到當初選擇回家鄉的原因,是希望可以每天在家裡與父母、孩子們一起吃飯。讓每個鄉下的家庭都可以完整活絡起來,創造更多在地就業機會,就是地方創生最重要的事情。仁和鮑魚的產品新鮮天然,吃起來口感與進口鮑魚差異頗大,因此市場區隔很清楚,產銷上沒有太大問題。他在經營上的策略,就是教導消費者分辨甚麼是好的水產,給予消費者便利性,讓他們容易吃到、方便料理,也盡量減少廚餘的處理。吳鴻銘所經歷到的最大困境,不是經營銷售的問題,而是有許多不合時宜的海岸線國家法規或行事陋習,重重限制東北角海岸的友善養殖業者發展。

                   高雄彌陀產業以虱目魚聞名,身為養殖世家三代的張博仁原在行政院衛福部食藥署工作,因2010年凡那比風災重創許多漁村農戶的養殖,因此決定回到彌陀接手從阿公開始的事業。張博仁2010年回到彌陀後,從無到有創立品牌,獲選為2016年第三屆百大青農,不僅提供生態養殖水產給高級餐廳,更打造餘香咖啡、漁人隊、漁創客基地等,增加彌陀漁村的就業機會,傳承友善養殖漁業的未來,成立以團隊合作的「責任生產平台」品牌。

                   對於張博仁的漁村創生來說,最大的困境有二,首先是漁電共生給漁村帶來的傷害。近來政府力推能源轉型政策,彌陀原有約五百公頃左右漁場,已經有一百公頃被光電業者收購變成光電用地。原有的虱目魚產業可以養活約一萬八千在地人口,然而光電業者與政策決策者缺少養殖專業知識,很少考慮到當地漁民與漁村的需求,雖然目標是「漁電共生」,目前犧牲的卻以漁民居多。

                   另外,虱目魚雖是台灣的代表性魚種,卻也面臨到飲食習慣轉變所造成的沒落式微。虱目魚共有220根刺,雖然號稱「國魚」,但年輕世代很少吃魚,更不用說挑魚刺。虱目魚的產業危機來自產業型態及飲食文化西化的轉變,加上年輕世代對於養殖漁業誤解或不在意,造成缺工問題。由於虱目魚的滯銷與產業困境,張博仁創立漁人隊培養後進,嘗試將虱目魚做成寵物罐頭、或出口到美國、或開設咖啡館來呈現不同的商品特色等,例如將虱目魚加工成沙拉醬等西式料理方式。

 

漁村未來進行式

                   我們很難想像除了觀光漁港外,四面環海的島國台灣,其他漁村紛紛凋零的模樣,也不期待看到這樣的景況。讓漁村有未來,需要許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我們需要讓大家知道該如何吃有刺的魚,特別是我們的下一代,不僅漁業署與漁會需要輔導並支持食魚文化的傳承延續,也需要跨越各個家庭、教育部、農委會、衛福部等不同部門的努力。

                   對於漁村來說,真正的延續在漁業為本,我們需要綠色能源轉型,也需要考量到漁村生產者真正的需求,才能達到漁電共生目的。目前漁電共生尚未看到真正成功的案例,光電推動者與養殖專業者需要有更多的對話與努力。另外,關於漁村的地方創生,仍有許多不合時宜的法令,如何適當地修改法條,使其能真正契合當代漁村的發展,也是目前迫切所需。

                   枋寮鄉新龍社區返鄉青年、百大青農陳右穎,以日本直賣所作參考,集結屏東縣境內小農、養殖戶、社區等在地產品,名為「三魚直賣所」。「三魚直賣所」販售枋寮鄉小農與養殖戶的特色商品,成為青年創業孵育基地,將每月盈餘扣除成本後回饋新龍社區,並雇用社區青年擔任店員,增加社區就業機會。這些例子都告訴我們,雖然前路不容易,但漁村可以有更好的發展與未來。(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