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66 期
 
高端蔬食理念的先行者 陽明春天二度摘下米其林綠星
作者:陳念玲
  文章瀏覽次數:497

從餐飲起家 反思殺業而投入蔬食

                  陳健宏早年從餐飲起家,但在過去的營業經驗裡,對於肉食文化產生諸多與生命有關的反思,2007年,毅然決然將原本的基礎打掉重練,由葷轉素,投入蔬食文化的推廣。

                  陳健宏除了因為反思餐飲的「殺業」之外,更注意到早期,台灣的蔬食餐廳很少、且形式相對傳統,多數人的印象就是蔬菜與豆類,不夠精緻,但台灣素食人口卻達300400萬人,實在不是少數。

                  由於他自己也開始吃素,發現台灣素食的加工都是技術一流,但能否有更天然、原味的選擇?而這個選擇,能否從他開始?

                  「為什麼不從我開始,提倡新的飲食觀念?」從這裡開始發想,陳健宏認為,蔬食不應該停留在「素食」領域,便以「天然、食養、環保」為宗旨,在陽明山上打造陽明春天。但當時台灣對於蔬食文化的理解不深、更罔論高端蔬食的接受度沒那麼高,陽明春天一虧就是七到八年。

 

回歸初心 想想自己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經營者

                  直至ESG、環保、減塑概念興起,以及台灣飲食風潮逐漸走向健康、減碳路線,陽明春天長年以來在蔬食領域的耕耘,愈來愈為人所知,終至轉虧為盈。

                  「問他,為了落實ESG做了多少事?」是個因果倒置的問題,他投入蔬食、提倡與自然共好的時候,遠比ESG進入台灣的時間點更早。

                  他認為,不如回歸初心,想想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經營者?

                  「大家都在推廣ESG的時候,我倒不是刻意去做,而是做為一個經營者,我一直在學習,如何去做一些,真正讓土地好的事情?有哪一些,是我還沒有想到的?」

                  比起要「執行ESG」策略,陽明春天打從立定品牌地位的一開始,就是把ESG內化在品牌基因裡。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