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香檳以外的世界 平價氣泡酒大行其道
近年來氣泡酒飲用時機及頻率增加許多,香檳區以外的平價氣泡酒產量大增,尤其是義大利prosecco,其他如西班牙cava、法國crémant、德國sekt,新世界美澳等國產氣泡酒等,價格比香檳便宜很多,可在超市輕易購得,與親友獨飲或佐餐、調雞尾酒(如spritz)均可,形成一股風潮,
法國香檳區的葡萄酒從中古世紀起就享有盛名,天主教教會主導種植及釀酒,深受王室喜愛。因位於葡萄種植最北界線,冬季低溫常造成葡萄酒於春季二次發酵後產生氣泡,在當時大受歡迎,十九世紀後成為精緻文化的象徵,與上流社會享樂及宴會意象連結,也因此名稱常被盜用,經由酒商及酒農多年協商談判後,1927年劃定產區範圍,1936年取得原產地名稱認證(AOC),1941年成立「香檳酒商及酒農委員會」(CIVC),之後「香檳」名稱受到嚴密保護,須符合多重條件後才可使用(人工採收當地產特定品種pinot noir、meunier、chardonnay等釀製、法定釀造陳放方式等),甚至也不允許葡萄酒以外的產品使用,有時可見以為「香檳」是氣泡酒統稱而使用的情況是不正確的。
義大利氣泡酒 成為市場強力競爭
義大利prosecco產於東北邊Venise及Trévise兩區,歷史相對較短,十九世紀末開始有較多釀造紀錄,1969年取得原產地名稱認證,可分為三個相關名稱,其中兩個可再分為三等級,2009年後才有詳細釀造規定,需使用85%以上glera品種葡萄,在密閉不銹鋼槽中二次發酵後過濾裝瓶,具有清新花果風味,大部分應於1-2年內喝完,各階段的生產成本都較低。
2009年以前prosecco以國內消費為主,之後出口量開始超越國內消費量,根據Il Corriere Vinicolo數據資料,主要出口至英國及美國(佔2/3),2010-2015年間產量擴增三倍,出口量增四倍,由於政府增加種植面積,產量仍穩定成長,2021年約有六億瓶。消費量大幅增加的原因除了售價較低廉穩定外(市價多在10歐元以下,不到大品牌香檳1/3),更在於其適合日常隨意飲用、順口易飲(甜度較高、酒精度較低、花香風味明顯、也可調酒)的形象。
Prosecco產區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