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兩年換一次手機、一季買一次衣服,但一日三餐,每天都得吃飯,餐飲是剛性需求,當商業市場需要人潮引流或增加營業額時,餐飲常是第一首選,當餐飲與其他產業的結合,從百貨公司開設美食街、超級市場擺放熟食區、超商開賣現磨咖啡、到時尚品牌經營咖啡館,一路演變,從吃飽、吃巧(吃品味)、再到吃炫耀,原本僅是滿足口腹之慾的美食美飲(因而聚集人潮),慢慢被賦予了更多社交、象徵等延伸需求。
高端精品首飾 成為女孩咖啡廳
2017 年珠寶品牌Tiffany & Co. 在紐約第五大道旗艦店開設咖啡館Blue Box Café 便是經典案例,女孩們不用像《第凡內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裡的奧黛麗赫本,只能對著Tiffany 櫥窗吃可頌,而能直接走進旗艦店裡,和三五好友閒聊用餐。
回到台灣,當時的台中分子藥局的點子也很精彩!既是漂亮藥房,也是好喝的咖啡館,甚至藥房也可以和知名甜點店合作,直到現在,仍是台灣最多人打卡的藥房沒有之一。
2022 年台灣茶品牌京盛宇跟日本快時尚品牌Uniqlo 的合作也讓人眼睛一亮,在Uniqlo 台北東區旗艦店裡擺了台「茶飲販賣機」,以獨家設計的瓶身,冷泡一瓶質感台灣茶;全台最大的無印良品美麗華大直店,也開展出良品超級市場,讓消費者買服飾買文具的同時,也可以帶食材回家。
更不要說便利商店龍頭7-11 在2022 年七月開幕第一萬間店-亞萬門市時,更結合了精品咖啡館,開創出「零售+體驗」的生活整合提案,讓統一集團旗下的書店、烘焙、冰淇淋、藥妝、烤雞等各品牌商品紛紛進駐,從小七變身超級大七,讓逛便利商店如同逛百貨公司般,延長大家的逛遊時間。
跨界突破眼光 產生新亮點
從前總說「不要吃碗內看碗外」,如今餐飲的經營者卻要把眼界打開,台灣知名進口設備商「台新餐飲設備」副總李宗樺便說:「2022 年我們的咖啡機不只賣給咖啡館或餐廳,從前沒有想過的業態,包含:包包店、農會、美妝店也都開始跟我們買咖啡機了。」
咖啡的市場不只在咖啡館裡,正如同料理的市場也不會只在餐廳或電商,經歷疫情打破一池春水後,餐飲市場的實體門市會不會走向兩極?講求快速便利VS. 強調消費者體驗,但不論走向哪一種,「跨界」都是其中的關鍵趨勢,快速便利的小店型可以和不同的單位玩聯名,深度的體驗空間,更是需要豐富的元素來增加消費者認同感,餐飲跨界甚至能突破店型的限制,以外燴、活動來呈現。
覺得台灣市場很小,營業額受疫情影響很大嗎?整合打包手中資源,從「舒適圈裡出走」,多和其他產業合作(差異越大越能點亮消費者的心),誠如開頭所言,餐飲是剛需(剛性需求/ Inelastic Demand),從前想不到的建案、藝術空間都開始邀請餐飲品牌進駐了,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