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67 期
 
一口吃進百年移民美食
作者:吳冠萱
  文章瀏覽次數:446

燒邁不只是港式茶點

  經過時代變遷與因應消費需求,這些小吃多少也有了製作方法上的變化。例如已經傳承到第三代的「老牌莊燒邁大王」,燒邁不僅變得更大,且從點心變正餐,甚至還有可以享用到湯的燒邁;另一則是基隆廟口知名的鼎邊趖即是福州料理代表之一,「趖()」若以台語發音便是描繪米漿在鼎邊繞圈沾上後流動的狀態,待米漿乾後就可剪成一塊塊,直接放入鼎內的湯之中,故名鼎邊趖。但此作法現在在基隆較不常見。

  基隆的另一特色則是乾麵搭配餛飩湯作為早餐的選擇之一,乾麵又以廣東麵為主,至於廣東麵究竟從何而來未能追溯,無論如何「廣東麵」在基隆流傳下來,形似意麵或陽春麵,但麵體偏白而口感也與前者不大相近,添加油蔥酥與豆芽菜搭配,若是吃不夠再點碗餛飩湯或是幾片紅糟肉搭配,就是經典的基隆早餐。

 

福州料理與在地食材的結合

  說起紅糟肉,基隆也潛伏不少紅糟(紅麴)系列美食,像是紅糟肉圓、紅糟鰻等,尤其到市場或各式小吃攤,容易看見紅糟的身影。紅糟製法也是源於福州菜系,雖然各縣市肉圓餡料或吃法各有不同,也各有擁護的老饕,但是基隆的紅糟肉圓則從外觀上就有所區別。餡料的豬肉會用紅糟醃漬,有的則是外皮也加入紅糟元素,有的則維持透明狀;紅偏粉的肉圓相當顯眼,搭配綠色清脆的小黃瓜切片與店家特製醬料則別有風味。

  最後一項則是豆干包,容易被誤會是淡水阿給,但只要吃過就知道兩者差異極大。豆干包源於福州,其作為移民美食,良好的與在地結合,成為基隆標誌性小吃。製法是將油豆腐切開後塞入豬肉餡,並以魚漿封口,但這不僅僅只是封口,而是紮實地在外表裹上一層魚漿,更增添口感。可以乾、湯兩吃,從最外層的魚漿、豆腐再到內餡,口感豐富,鯊魚製成的魚丸,也是經典搭配,不過早期的魚丸據說是鰻魚跟鯊魚的魚漿混製而成,不過鰻魚成本更高,現多僅以鯊魚魚漿製成。

豆干包、咖哩麵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