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68 期
 
黑夜裡的海鮮最前線:青年漁民林振裕
作者:何欣潔
  文章瀏覽次數:594

  「年年有鰆」是澎湖近年來推廣生態保育與食漁教育的團隊中,一顆耀眼的明星。

  在團隊中,創辦人巫佳容與幾位正職人員無疑是最核心的主力。但參與活動的遊客,卻往往會驚喜地發現,青年漁民林振裕的解說與導覽,帶著濃濃的「漁民氣口」,帶起牽罟(一種傳統捕漁法)活動、處理漁獲熟悉流利,手法相當專業。

 

返鄉之旅 承接傳統漁業技法

  「我們家就是在做牽罟的啊!」林振裕的家族,與許多澎湖居民一樣,都是漁業世家。除了牽罟之外,也會利用「焚寄網」漁法捕撈洄游魚類,他們家捕獲的臭肉、鰛仔,多半會被曬成魚乾販賣,成為澎湖餐廳的下酒菜,或遊客帶回家的伴手禮。

  林振裕並非一直都隨著父母捕魚,他曾經在新北市消防局擔任志工,接受過完整的消防救護訓練,直到母親一句「回來家裡吧!」將他拉回了漁村。

  「總是要盡一點家庭責任嘛!」林振裕的回答,在瀟灑不經意之中,帶著經典的漁村囝仔的倫理觀念,「媽媽也沒有說一定要回來幫家裡捕魚,或指定要做什麼工作,反正人先回來再說,不愁沒有事做。」

  這是鄉村地區的工作常態:一名青年返鄉,在農村的說法,是「免驚無犁可拖」,在漁村,便是「免驚無網可拉」。

  林振裕有時午夜便起床,凌晨出門,隨著父兄一起佈置牽罟漁業,一如其他漁民;但也會撥出時間,響應巫佳容的號召,在午後的沙灘上,帶著從未碰過漁網的都市人,親手拉起人生第一網漁獲。在黑夜中工作時林振裕絲毫不以為苦,「習慣了,誰不是這樣在抓魚的?」

  問起林振裕對澎湖明日海洋餐桌的想像,他給的答案十分悲觀,「漁業資源的枯竭、萎縮是非常明顯的事情。」70 年次的林振裕細數,在他的國中時期,村子裡尚有三十幾艘焚寄網漁船,如今只剩下五艘,「魚就是會越來越少魚價會越來越高,這是沒辦法改變的事情。」

 

漁業永續 海洋保育推廣

  而談起政府的漁業保育政策,他直言,許多法令是「一點用都沒有」的規定,「譬如說禁抓抱卵母蟹,只說禁抓,卻沒有連帶規定『禁止拔卵後再販賣』。」於是規定公布後,澎湖漁市場的地面上,不難看見被拔卵後再售出的母蟹,這樣的保育效果,並不盡如人意。

  林振裕認為,這就是推動法令制定的人,不了解漁民工作現場的思維,沒想過現場最便宜行事的作法,竟是「拔卵再賣就好」;再加上大陸漁船越界捕撈,「澎湖漁民不抓,大陸漁船也會抓,我們保育又有什麼用呢?」

  然而,與他悲觀的答案相較,他對海洋保育的付出,又勤快得不成正比。他並非年年有鰆的正職工作人員,卻願意撥出捕魚之餘的時間,一同帶領外地遊客認識海洋。熱忱,寫在他的行動之中。

  「我認同年年有鰆的理念,相信他們能帶給澎湖改變。所以只要他們叫我幫忙,我就會過去,」林振裕如是說,「我只是一個人,我做不了大乘佛教,我做(漁業的)小乘佛教可以吧!」

林振裕積極參與年年有鰆的食漁教育行程,希望給澎湖帶來些許改變。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