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的「華新街」,人們口中的「緬甸街」,是一條位於中和聚集緬甸移民的街弄。
飛出去就不能回頭 賭上人生的跨國移動
回顧緬甸華人移居台灣的歷史,從 1950 年代開始,第一批撤退到滇緬邊境,打游擊戰的國民政府孤軍遷移來台,聚居在桃園龍岡、南投清境等地,也是大多人所熟悉,來自「異域」的華僑。
第二波移民潮發生在 1962 年,尼溫(前任緬甸總統)的軍政府上任後,緬甸境內對外僑訂定許多限制政策,包含關閉華文學校、企業收歸國營、貨幣政策改革,再加上1967 年相繼發生的排華事件,讓大批緬甸華人選擇移居台灣,並落腳在新北中和。
當時移居中和的緬華移民,來台灣時除了手上的一張機票,幾乎都是空手而來。很多人為了掙得更好的生活或是為了子女教育,不管是依親也好,更設法籌錢取得身分,排除萬難來到台灣。跨國舉家遷移是一場大賭注,因為緬甸政府規定,僅准給這些離境者單程簽證,人們出海後永不能回頭。
緬華移民來到台灣之後,不外乎從事工廠、工地、計程車司機工作,其中1970 年一間大型外商半導體公司「德州儀器」剛到台灣設廠,外商偏好雇用有英語背景的緬華移民,第一批員工就是緬甸移民。加上中和一代工廠林立,地價、物價相對便宜,人們漸漸聚居於此。緬華移民在此開設小吃店、金飾店、奶茶店等店舖,同時設置信仰中心、組織同鄉結社,1980 年代後慢慢形成台灣最大的緬華社群聚落。
串起整個緬甸社群的道地家鄉味
來到華新街的外地人,走進小吃店裡總會對菜單上的料理感到困惑,不知道怎麼點或怎麼吃。要消除這些問號,最直接的方法「問問老闆來自哪裡?」,便能一解迷霧。
一般來說,移居台灣的緬甸移民依據地區大致可分成兩群人,一群來自緬甸北部的移民,多半祖籍源自雲南,母語多使用雲南話;另一群來自緬甸南部的移民,則多為廣東、福建的背景,由於生活環境更融入緬族文化,大多都能講上流利的緬甸話。
緬甸幅員廣大,兩區的地理環境、氣候、族群造就了飲食文化的大不同,也直接反映在華新街的餐飲地景。
來自緬北的店家以雲南菜為主,像是「稀豆粉粑粑絲、哨子米線、醃菜炒肉、大薄片、破酥包」等菜餚,還有雲南菜常見的草果、花椒、芝麻、花生等調味香料,跟桃園龍崗的滇緬孤軍有相似的味蕾。若是去到緬南的店家,瀰漫在空氣中的薑黃、辣椒粉、咖哩粉、魚露與蝦醬便成為主角,餐桌上更常見「緬甸咖哩、印度香米飯、魚湯麵、椰子麵」等重口味的緬式料理。
不過要說到串起整個緬甸社群的關鍵,那可不能忽略了這裡的奶茶店。受到十九世紀英國殖民帶進的飲茶文化,以及周遭國家如印度與泰國的口味影響,到茶館喝奶茶是緬甸最日常的風景,對於華新街的大爹、阿孃們,每天來杯緬甸奶茶,坐在騎樓下與朋友話家常、聊生意、更新八卦,是烙印在身體裡的家鄉記憶,也是他們數十年如一日的生活。
從華新街頭走到尾,其實大約只有三百多公尺,走完只要五分鐘,但短短一條街上的餐飲、語言跟氣息,集結緬甸從南到北的各地美食精華,對緬甸移民來說都是無可取代的家鄉記憶。(作者江婉琦為獨立文字工作者、姚羽亭為《緬甸街》雜誌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