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69 期
 
大圓葉胡椒與樹薯 部落長輩傳承的見學經驗
作者:古佳峻
  文章瀏覽次數:1325

圓葉山胡椒旭海香料 溪邊湯的傳統

  大部份族人上山工作時不會帶太多食物,利用在父祖輩們身旁的見學經驗,辨識生存所需的環境生態,「只要在溪邊休息,就會補抓溪蝦、溪魚、螃蟹與採摘野菜煮一鍋湯,最後用羅氏鹽膚木果實調味,還會採圓葉山胡椒當鍋蓋,恆春半島都習慣稱『番仔崁蓋huan-á-khàm-kuà』。」

  瑪邵說的圓葉山胡椒又可稱為「大圓葉胡椒」(旭海南排語Ljivanger,學名Piper subpeltatum Willd),為台灣原生胡椒科,直立性亞灌木,又可稱為台灣胡椒,「它有股辛香氣息,能讓海鮮或者肉去除腥味,不是一般常見的馬告或胡椒粒,我們只用葉子,因為葉子又圓又大,除了當鍋蓋,也可以撕碎在湯中增加氣味」。

 

人與豬爭食 用樹薯換油脂

  樹薯(旭海南排灣語Kiljasaba,學名Manihot esculenta)是五穀雜糧收成不好時的替代品,當旱季沒有地瓜、芋頭,樹薯是澱粉質的最佳取用食材。「你知道有多誇張嗎?村子前有一塊種樹薯的地,主人前陣子才用耕耘機都翻起來不種了,我去撿一些樹薯,看到被砍斷的枝幹放在草地上馬路邊,很多沒碰到土的都長出根了!生命力很強,只要一點水氣就可以重生而存活!」瑪邵說旭海沒有人特意種植,但是都會保有樹薯的種植區域,不用肥料也不用特別照顧,只要碰到土,就會長出很多薯根。

  過去的樹薯是白肉,約二十多年前才有黃肉樹薯,「白色樹薯毒性比較高,但是大家知道如何去除毒性。白肉樹薯吃起來就像馬鈴薯一樣沒有太多氣味,反而是黃肉樹薯後來更受到大家的接受與喜愛。」

  瑪邵表示處理樹薯不是件輕鬆的事,因為樹薯容易氧化、又必須除去粗纖維,「皮很厚,像樹皮一樣需要刨去,又要搶時間處理,大多一批處理好都會直接冷凍。」當然沖泡冷水能遏止氧化,中間有莖部的粗纖維需要除去,前置作業耗盡時間與體力。

車城著名的綠豆蒜甜湯,成為來到車城必吃的小吃之一,以綠豆蒜與樹薯的結合,回應祖先從車城搬遷至旭海的文化記憶。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