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70 期
 
小米與文化 永續農業新契機
作者:陽美花
  文章瀏覽次數:299

小米耐受性高 原住民主要糧食

  在不得不解決人類未來要共同面臨的饑荒挑戰,FAO 鼓勵種植可提供均衡營養,對環境耐受性高且能在貧瘠土地生長的短期作物-小米,主要關鍵也是因為小米擁有遺傳多樣性的能力,相較於其他榖物來說,小米是目前最能妥協於全球大環境的糧食作物。

  原住民傳統生活中,小米大多是各族群的主食,家族最重要的年度工作就是種植小米,小米多寡反映家庭生活富足的程度,米倉滿溢則象徵家族的努力勤奮。曾幾何時,小米變成原住民文化中隱藏版的靈魂,成為一種只是與傳統文化有關聯的抽象名詞而己。

  本期專題擺脫小米討論總圍繞在原民傳統文化價值的體現,抑或是停留在風味美食的情節,我們以台灣小米為視角,從部落在地觀點重新演繹一個融合現代與傳統,兼具生態與產業的途徑,帶領讀者重新認識台灣原生小米。

 

一顆種子對抗未來危機 部落文化尋回小米

  從自然科學、人類學、社區工作者及部落視角撰寫的六篇文章,以幽默語彙轉譯原住民族與自然生態互利共生的學問。劉瓊蓮在〈找回生物多樣性小米田喚來熊鷹〉解讀小米有關的「生態語言」,從小米文化、種源及語彙中看見生物多樣性環境的可貴;林志興〈尋台灣小米的身世〉從人類學論小米,找到不小心被主客異位的小米史。黃正德在〈用自己種的小米! 部落裡的復育與營造〉述說,如何從社造的歷程找回耆老口中「過期很久」的小米文化,並肯定支持重塑部落小米文化地景,將成為開創部落永續發展的新契機。

  台東縣金峰鄉為台灣種植小米最多的鄉鎮,其中Sapulju (撒布優)部落為台灣種植小米最大面積的村落,小米田鑲嵌在大平洋及金針山之間。族人從「小鳥不要來」到「小鳥Follow 米」的歷程中不斷拉扯,卻也因為年年友善耕種,物競天擇下的小米長出最勇健的體質,部落因此保留可持續繁衍的種源。其族人胡昭青〈小鳥愛小米 族人愛恨交織的故事〉篇章中,以原住民式幽默講述每逢小米出穗期,就像是小鳥指定的聖誕節,牠們毫無貢獻卻能理直氣壯在田間大快朵頤,最後還要族人「買單」,族人從一開始的苦苦哀求,到後來演變成很會和小鳥吵架的日常。

  素有中央山脈守護神之稱的布農族因為不斷遷徙,原生品種的小米減少跟弱化己是事實。經過近年共同努力,台東縣海端鄉崁頂部落的布農族余馬提與太太王素真種出一片〈小米實驗田 部落生活自給自足〉,這片不打藥,藉由情敵與愛人的作物依存關係,撫育出四十種混合性作物的小米多元實驗田,讓一個家庭農場享受天天收穫的喜悅,提供雀鳥及動物覓食、育雛棲地的選擇,並意外發展出「吹的比唱的比說的還要好聽」的體驗經濟。

  胡欽福〈同學們上課囉! 從小米找回部落語彙〉分享的多元小米教學田位在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Pasikau (巴喜告)的布農族部落,他和妻子張麗珠陪伴桃源國中學生依著月之圓缺種回小米的文化祭儀,也種下孩子說故事的能力,埋下部落未來希望的種籽。

  過去,生態保育總是強調科學,往往忽略人的生活與生計。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希望通過在地知識並賦予生物多樣性更多的文化內涵,致力實踐保育和生計並行的可能性,並找回傳統種植小米的在地知識,讓披著生物多樣性外衣下的小米,實實在在成為部落發展旅遊的敘事經濟主體,為回不去的傳說加值這個世代的故事份量。(作者為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總幹事、小鳥Follow 米計劃人)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