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東縣崁頂部落,身為布農族的余馬提小時候常常和外公去山上看小米田,小米田的山坡陡,石頭多,面積小,沒有使用肥料,小米輕輕鬆鬆就是長得好。只要用鐮刀除草,燃燒曬乾後的雜草後播撒小米,鋤頭耙土淺淺覆蓋在小米種籽上,老天只要適時給雨水,小米很快就會長到小腿的高度。
如何保護小米? 多種一排紅藜
小米的生長過程中有草就要拔,因為剛發芽的小米幼苗如果被雜草淹沒,就沒有辦法曬到太陽或吃到露水,小米就會長的營養不良,通常小米四個月後就可以收成了,一年可收成二次,分別在春末及夏初。
以前種小米的關鍵在原生環境及溫度雨水。現在因為追求經濟發展,許多人想要大量生產而使用慣行農法,結果土壤變質,動物棲息地改變,農作物因為被基改氣味不一樣了。自然栽種不打藥的農作物,香氣甜味夠,只要勤勞管理,農作物的內在外表一樣漂亮!
很多人認為,草是農夫的敵人,其實草是很好的天然肥料,就像老天爺安排好的一樣,只要經過燒墾或自然腐爛的莖、根、葉都是土地最好的養份。余馬提發現如果草地有超過五種以上的雜草,就表示這塊地很少或是根本沒有吃過農藥。至於蟲害防治,小鳥也是很好的小幫手,在小米還沒有結穗的時候,小鳥都會先來吃蟲。
因為參與計畫,余馬提開拓了一片多元小米實驗田。面積約0.5 公頃,在計畫引導和支持下,種了六種原生小米,有分叉的像是水鹿角、有黑的有黃的,也有身材像模特兒瘦瘦高高的,和富貴人家養的胖胖小米。
小鳥會在小米由綠轉黃時過來,經常可以看見壯碩的小米穗頭站上兩隻小鳥,牠們想用身體的力量傾倒小米,第三隻小鳥則躲在小米穗下盡情吸吮小米,然後輪流吃飯。這片田地共種了四十多種作物,大多是生活中可食的農糧果蔬和豆類,包含紅藜、油芒、樹豆、洛神、旱稻及玉米等一年內的短期作物,還有超過兩年可以一直再生產的甘蔗、刺蔥、香蕉、木薯、檸檬香茅等。
這塊實驗田一排種小米、一排種紅藜,因為紅藜殼有皂素,小鳥吃了會拉肚子,也就間接保護小米,像極了情敵與愛人的關係。或者,蝸牛喜歡吃瓜果剛長出來的嫩葉,我們就會在週邊種辣椒,讓蝸牛「辣到」不敢靠近。
另外在小米田間搭了一個會移動的雞場,雞場長約50 公尺,雞也會幫忙吃菜蟲,差不多吃完再移動雞場。雞場二側的圍籬種了會攀爬的野苦瓜、絲瓜、四季豆及野番茄,地上種了南瓜︑佛手瓜及茴香、萵苣等時蔬,吃不完的給雞吃︐月亮下山後,山羌、猴子及山豬也會來田裡吃飯。
以前余馬提只會單純種菜,現在重返老人家的耕作模式,在一畝田裡種植多樣作物,回到可以天天收穫,天天吃自己種得菜的日子,心裡很滿足!
學會如何與鳥兒共存 帶領遊客重新認識小米
余馬提回憶起小時候,飯桌上總是有吃不完的野菜瓜果,只有在收穫祭或者家族宴客等特別的日子才會吃到肉。傳統狩獵不用獵槍,族人們會先找到動物走的路徑︐然後撿拾路旁的樹幹︑藤蔓及樹葉就地取材做陷阱後離開,因為只要有人的氣味,動物就很難被攔劫。
在小米多元實驗田裡經常能看到動物,因為參與計畫課程,余馬提也學會監測,慢慢認識這些一直被統稱為「小鳥」的生物。每次到田裡,第一件事情就是拿望遠鏡看看有什麼鳥,透過定時定點的紀錄,統整出什麼季節或哪個時段出現的鳥種較多。也因此發現週一好像是小鳥公休日,週二到週五出現的鳥種比較多,這個時候想抓小鳥的大冠鷲就會過來。偶而余馬提會模仿各種鳥類的叫聲,也能區分出公鳥和母鳥的聲音,這些鳥兒甚至會被騙,以為他就是同伴。
台灣原生種的小米營養價值高,而且很香、很好吃。有一次台北的朋友收到余馬提的小米後說:「你們的小米怎麼這麼小,我在台北吃的小米都是大粒的。」後來向其解釋大粒小米是進口的,口感香味和台灣小米差很多,正因為大家對台灣小米很陌生,余馬提開始帶領遊客認識小米,從採收小米,搗小米、小米脫粒、篩小米、煮小米等等,遊客參與後比他們更樂在其中。
在導覽解說的同時也和遊客分享,不只是要照顧好自己的田地,食物要安全,也需要更多人支持台灣友善耕作的田。崁頂多元小米實驗田,是希望把布農族消失的古老作物種回來,用傳統友善的方式打造一畝可以自給自足的農田。
從無到有的多元小米實驗田,讓余馬提夫妻學會用說故事的方式分享田裡的生活,更加重視生活環境的營造,也因為認識結交很多外地朋友,讓務農的日子變得更有樂趣!
被雜草淹沒的小米田,要勤勞拔除才會有小米結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