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政部統計,雖在疫情壟罩之下,2022 年全國餐飲業總營業額仍達到8653 億元,年增18.9%。餐飲業家數共計16 萬3643 家,無論是總營業額或是開店家數,都一舉超越2019 年以前水準,更創下統計以來新高。
餐飲業家數在2022 年成長12.1%,顯示餐飲業者無懼疫情,陸續開出實體店面,看準外食商機。六都中除了台北市以外,其餘五都成長增幅都超過10%,其中新北市成長幅度16.1% 居冠。
疫情沒有讓餐飲業者退縮,反而讓市場競爭白熱化,在新店家如雨後春筍冒出的同時,該怎麼從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其實關鍵全繫於-掌握消費者心理。
在這個社群、新通路群起的消費環境下,餐飲業競爭,已不全然與產品有關,而是你能否滿足消費者的五感需求,從追求實際的色香味俱全,到滿足嘗鮮、社交打卡、甚至是健康取向等,都應該成為餐飲業者在設計產品時,納入考量的元素。
消費者心理逐漸轉變 這四大趨勢一定要掌握
知名全球管顧業者埃森哲(Accenture)發布的《2022 年中國消費者洞察》中,有許多洞察,雖以中國市場為例,但其中的消費者需求與消費場景描述,仍值得提供給台灣餐飲業者參考,埃森哲認為,2022 年的消費市場,有四大趨勢:
一、「我經濟」
消費者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我需要」及「我喜歡」愈發重要,消費者願意為自己花更多的錢。而這種為自己,包含且不限於人際聯繫、滿足社交需求、滿足炫耀性消費,報告中指出他們甚至願意為「彰顯社會地位」,花更多的錢。而在KPMG(國際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2022 年中國餐飲企業發展報告裡,也提到人們仍舊願意在線下環境裡,為品牌、環境與流量付出更多價格,那些只有現場可以得到的「氛圍感」與體驗,是可以變現的。
二、理性消費、克制衝動
在疫情衝擊下,人們從過去的月光族到理性購買,產品回歸到「拼內功」的時代。意思是消費品除了要漂亮,更要好用、價格實惠,消費者不再只注意品牌、行銷等,更在意購入當下是否滿足他們的痛點,消費者這樣的心態也可以替換到餐廳選擇上。
三、與技術共生以及花錢買時間
愈來愈多的消費者意識到,有效率的運用科技,可以讓生活變得更便利有效率,若能用一點金錢換到時間,消費者願意掏錢的機率其實不低。
KPMG 的報告裡也提到,以消費者為核心的消費模式裡,營運與全通路的創新,是必然趨勢。而這不只是告訴餐飲業者要善用科技工具,而是要更以人為本的去想像,要怎麼解決消費者到店消費的痛點。
這對線下實體產業會產生正負面影響,負面影響是,人們出門購物需要更強烈的動機;正面影響是,若你好到願意讓消費者走出家門,那他們為你推薦、成為回頭客的機率會提高許多。
四、永續的繁榮
ESG 意識抬頭,消費者愈來愈在意消費上更要兼顧環保,綠色消費落實在各種層面,願意為環境付出的企業,愈有機會培養消費者的品牌歸屬感,建立長遠關係。
以上這四大趨勢,其實都分別指向了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已經逐漸轉變,他們更重視為自己買個好體驗、更在意買到的產品是否值得,以及品牌的理念是否與環境永續相符,最後,行銷通路與社群的力量也不容忽視,能否讓他們成為你的傳教士,為餐廳打開知名度,也是業者在經營餐廳時,應該要設計進消費體驗的重要環節。
本期根據前述的消費者四大洞察,提出對應的消費者心理學,包括從眾心理學、定錨效應與操弄情緒因子,讓餐飲業經理人能夠結合這四大洞察,與心理學的應用方式,讓自己在競爭激烈的餐飲業市場中,能夠搶占先機,在眾品牌中勝出。(作者為專業生活電商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