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 讓空氣賦予慢食的風味
時間彷彿在馬拉喀什放緩了腳步。舊城區裡,摩洛哥婦女正搖晃手裡的篩網。麵粉與粗粒小麥粉隨著律動飄落陶製缽盤。她酌量一小把鹽,撒入過篩的粉末裡,倒入溫水,用手拌和水與麵粉,然後使勁揉搓麵糰。她的孩子靜靜坐在一旁觀看,等待母親將揉好塑形的麵糰交給他,送到公共烤爐請烘焙師傅烤成香氣四溢的麵包。
鏡頭隨農人的腳步來到塢莉卡河谷。農人取彎刀在澄黃的麥田割下一把把麥穀,隨後騎驢將小麥載往傳統磨坊。谷地流水潺潺,樹梢隨風擺搖,磨坊的窗隙結滿了厚霜般的蜘蛛網。流水推動磨坊的石臼將粒狀的麥穀磨成細密的麵粉。
《烹》的第三集〈氣〉以摩洛哥作為南方料理的落腳點,從家庭手作麵包回溯自耕麥穀,一幅幅田園畫般的影像,重現摩洛哥人順應自然環境形成的慢食文化。慢食,不單是作物慢慢生長、食物慢慢成熟,以及食客慢慢品嘗。慢食,也隱含人與人藉由食物慢慢建立的情感,比方公共烤爐凝聚社區幾代人的社群情感。慢食,亦蘊含人與非人透過食物建立互利永續的共生關係,比如磨坊主人仰賴風與水運轉石臼碾壓麥粒成麵粉,或者人們仰賴微生物製造麵種裡的酵母菌與乳酸菌。
發酵,以微生物製造風土味
《烹》的最後一集〈土〉來到南美洲秘魯的亞馬遜地區拍攝。查族塔(Chazuta)的男子將砍收好的樹薯帶回家削皮、煮熟並搗碎,家中女子則忙著將搗碎的樹薯放進口中咀嚼後吐出,加水攪拌,靜置等待唾液裡的酶將樹薯的澱粉分解成糖,發酵成可口的飲品瑪莎多(Masato)。
用口水製作發酵飲,不少人看到應該驚嚇多於驚嘆。其實,世界上其他文明也有相似的傳統。古代的日本會由巫女在神事時製作口嚼酒,那也是新海誠在2016 年的動畫長片《你的名字》裡透過一場祭儀所呈現的故事橋段。18 世紀時,臺灣原住民也有以口嚼小米製酒的文獻記載。《諸羅縣誌》卷八寫道:「搗米成粉,番女嚼米置地,越宿以為曲,調粉以釀,沃以水,色白,曰姑待酒,味微酸。」意思是,將小米搗碎後,由原住民女子咀嚼,吐出靜置,隔夜發酵成麴。將麴加入搗碎的小米中,用水調和,呈白色狀,名叫姑待酒,略帶點酸味。
菲律賓杜馬蓋地傳統早餐-蒸米糕與熱可可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