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質成為關鍵 穩定客流關注競爭力
路易莎怎麼成功的?董事長黃銘賢說,能夠持續成長的關鍵因素,靠的全是「一直與消費者站在同一線」。
回首過去,黃銘賢憶起第一間店開幕的時候,當時附近有六間咖啡館,價格、風格均迥異,但黃銘賢不在意競爭者眾,仍持續精進咖啡風味與服務。過一陣子後,多數競爭者都歇業了,只剩路易莎與另外一家同業還在,「我知道,只有好咖啡會留著。」
「20 年前的市況,與今天一樣競爭。」回頭檢視當時的競爭環境,星巴克剛進入台灣、壹咖啡打出「35 元也有好咖啡」的口號,台灣咖啡市場還未被養成,消費者對於咖啡的認知與理解也停留在陌生階段,品牌要打天下有更多障礙。
「早期台灣的咖啡品牌都是做感情的,客人買一杯咖啡,買的都是朋友,坐在店裡面跟鐵粉們聊天︐喝那杯咖啡都是在喝感情。」黃銘賢舉例,過去開第一間店的時候,鄰近有間連鎖咖啡廳整修中,那段期間客人全跑到他的店裡來,黃銘賢用盡心思做好產品,但等到那間咖啡廳整修完後,所有客人又消失,回到原本的咖啡廳消費了。
「他們沒有強的產品概念,但跟每個鐵粉都很好。」他認為,這是獨立店的優勢,但也是做不大的困境。隨著消費者需求不斷轉換,這些賣人情多過產品的店家,就會逐漸消失在市場上。
他把眼光放得更遠更大,他不只要做出好咖啡,他還要找到「台灣人喜歡的咖啡味道」。他一步步嘗試、讓客人給予最真實的反饋,從咖啡粉量、濃度、烘焙度與容量,都是探索。「舌頭被你定義了,你再來進一步感受市場對你還有什麼需求。」黃銘賢說。
打造第三空間 轉換成消費者角度
為了打造第三空間,黃銘賢花了許多心思,想像消費者的使用場景,「他們來做什麼的?他們需要些什麼?若能讓他們停留久一點,我們應該做些什麼?」這些問題,成為他日常巡店的觀察重點,找出消費者隱而未說的需求。
這種時時刻刻從消費者出發的觀察,其實反映到他看待咖啡發展史的角度。
咖啡發展分成三段革命歷史,第一波是1850年,咖啡初次以即溶粉狀的方式問世,在這個階段,是軍隊為了提升士兵效率與提神,所以大量將即溶咖啡應用在戰場上。
第二波咖啡革命,是走向精緻咖啡。1960 年代,咖啡以義式濃縮做為基礎,做出各式各樣的風味咖啡,此時各式各樣的品牌與獨立咖啡廳崛起,包括1971 年成立的星巴克,咖啡的風味與面貌在此時變得更加不同,這時開始有品牌咖啡的概念。
第三波革命,則是溯源產地。隨著喝咖啡的消費者愈來愈多,投入研究與生產的人也變多了,第三波產區履歷的咖啡革命,悄悄襲來。
輔大門市擺放烘豆機,讓顧客可以看到早期烘豆的樣子。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