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72 期
 
雞角刺與薑黃 種回大武壠族的生活記憶
作者:古佳峻
  文章瀏覽次數:719

雞角刺 華薊如蔘根是家的想念

  「社區一開始推廣雞角刺,只要是小林人一定都喝過,所以把產品命名『阿嬤ㄟ雞角刺』。每次阿嬤都會煮雞角刺湯當作進補在喝;另外,父親會拿來和中藥材泡酒,泡一年後可以喝,可以顧筋絡,現在的人比較沒有時間熬煮,所以研發磨粉做茶包。」

  社區行銷組專管劉美琪是小林村子弟,返鄉參與社區培力計畫,在旗山糖廠的「兩溪大滿館」與村內的產銷館服務,她說合作社內販售的雞角刺都是村人租地種植的,也是她成長以來最想念家鄉的一道菜。

  雞角刺,應作「雞鵤刺」,為菊科薊屬,《種回小林村的記憶-大武壠族民族植物暨部落傳承400 年人文誌》特別提及小林人記憶中的原有種為「華薊(Cirsium lineareThunb.Sch. Bip)」,株體小稱「小號雞角刺」,而後來引進部落的「南國薊(Cirsium japonicum DC.)」則相對地稱為「大號雞角刺」,與阿里山薊、玉山薊都統稱為「雞鵤刺」。

 

秋鬱金 薑黃在原鄉部落的重新思考

  薑黃(Curcuma longa L.),薑科薑黃屬,大約五十年前部落才開始挖掘薑黃販售給外面商人,成為經濟來源,對於部落族人而言是「救命恩人」。書中提及過去小林村周圍山野遍布野生薑黃,「回看舊相片,確實有老一輩與薑黃的資料,那時只有採收賣給中盤商,族人不會吃!」專管劉美琪說,老一輩的人說因為作物收成不好,發現外地很多人需要薑黃,藉著薑黃賺取溫飽。

  耆老曾說,薑黃是有領地屬性的植物,所以會種在田埂上,就會阻絕一些害蟲。專管黃淑婷表示,薑黃是早期小林人的經濟來源,後來人力不足,大多收購有契作的薑黃,由社區購置研磨機,製作薑黃粉。「薑黃只要種下去,初期只需要除草,直到一個高度就不用太花心思照顧,等到葉子萎黃凋謝,就可以在隔年採收,也會有人收兩年薑」。

  日光小林社區應用薑黃素材,衍生「薑黃臭豆腐」、「薑黃香腸」、「薑黃爌肉」、「薑黃雞腿」、「黃金水餃」等料理,在日光廚房成為旅人用餐選項,黃淑婷細述社區推廣在地食材文化時有多方構思,想到族人過去販售蚵炱(觳仔炱khok-á-te)會同時賣臭豆腐,出攤擺市集會烤香腸,於是薑黃粉除了具有染色效果,也讓食物不那麼燥熱,除了臭豆腐浸泡薑黃、香腸肉混合薑黃、滷汁中加入薑黃等,為了讓薑黃主題更為明確,「在醬油與辣椒醬裡都斟酌添加薑黃,勢必在每一口滋味裡帶有薑黃的微微辛香!」

小林村種植薑黃的歷史已超過六十年,薑黃臭豆腐成為小林特色美食。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