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 更上一層樓的傳統好滋味
畢業於高雄餐旅大學的陳鼎為,對餐飲自有一套見解與要求,初返鄉時看什麼都不滿意、什麼都想改變,甚至不惜與家庭衝撞。「後來覺得要一步一步來,觀察一個改變會引起哪些發酵。」初期的衝突過後,陳鼎為決定慢下腳步,先從食材開始,讓阿公流傳下來的味道更上一層樓。
從肉圓的餡料開始,為了保持豬肉的品質,陳鼎為不再選擇現成的豬絞肉,而是與工廠購買完整的後腿肉,自行用機器絞製。內餡中畫龍點睛的筍丁,使用鹽水醃製的天然食材,即使價錢較高,也不願為了節省成本,選擇坊間常見的硫磺熏製產品。而最重要的彈性外皮,也堅持不使用曾有食安疑慮的預拌粉,而是用一次又一次的測試,找出地瓜粉與米粉的黃金比例。
順應趨勢 走向老店轉型之路
「走越多的路,目標會越來越清晰」對陳鼎為而言,接班如同堆積木,把握每次嘗試的機會,才能往理想的高處堆疊。積極不怕挑戰的性格,讓陳鼎為總能將危機化為轉機。老店面被火災燒毀,需重新購買生財器具,那就趁機改革,把美耐皿餐具改為不鏽鋼,並引進洗碗機提升作業效率。小吃店生意蕭條的疫情期間,則轉念一想,用耐熱塑膠碗搭配封膜機,取代傳統的塑膠袋,大大提升外帶的包裝衛生與用餐體驗。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