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吃,是相對於盛宴佳餚的名詞,專指市井村野的飲食而言,它具有鄉土野趣,是民間文化的結晶、素樸飲食美學的呈現。表面上看,小吃之於盛宴,猶如俗之於雅;層次不同,味道自然有所差異。不過,長久以來,小吃的文化累積,包括材料、刀法、調味、烹飪、火候與吃法的講究,營造了相當的品質,而獲得雅俗共嘗的情境。這毋寧說明了兩者之間實際存在不少類似的質性,形成交流匯通的現象。
小吃冠之以民俗,是基於內涵上的考量。小吃生發於民間,歲時節慶與生命禮俗是它的土壤,而深具民俗性格。因此,存在於臺灣飲食界的外省口味與本地小吃,我們概稱為民俗小吃。由於民俗蘊涵多樣元素與特色,從而展現民俗小吃多采多姿的文化景觀。
這裡,特以臺東「卑南豬血湯」為例,解讀一道平淡無奇的民俗小吃,如何以味道征服人的味蕾而馳名全臺的「奧祕」。
二、豬血,是豬科動物的血,或稱液態肉、血豆腐、血花,又名「養血之玉」。其成分包括水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物、鈣、磷、鐵等;氣味鹹、平,可作食療、藥膳,有解毒清腸、補血美容的功效。
臺灣傳統習俗以為吃腦補腦、吃肝補肝、吃血補血,正如李時珍《本草綱目》所說的﹕「古方多用六畜心治心病,從其類也。」(卷五十)這種民俗食療,代代相傳,並累積為常民文化,我們的解讀是巫術思維下類推原則的殘留痕跡。基本上,自然界中某些奇特的礦物、植物、動物,由於成長久遠,或色彩奇艷、形狀特殊,而被巫者視為深具巫術性質,詹姆斯.弗雷澤(Sir James George Frazer.1854~1941)《金枝篇》(The Golden Bough)曾提出「交感巫術」(Sympathetic Magic)的說法,即巫者依據象徵律或傳染律,認為可以「同類相生」,或因接觸而相互感應。依據巫術原理以解說醫藥功能的祕方,在漢代社會早已流行,尤其集中於方術圖籍,並且融入於民俗,成為繁複的底蘊。豬血之所以成為民俗小吃,不僅可以從此一脈絡得到理解,透過食療、食品科學的分析,更可證明它雅俗共嘗的魅力。
豬血,雖被視為屠宰下腳料,卻因為成分多元,是補血的食物,很適宜女性養顏美容,而深受喜愛,成為民俗小吃的長青樹,也開發出可觀的食譜,例如:豬血豆腐青菜湯、豬血蔬菜粥、大豆芽菜豬血湯、菠菜豬血湯、韭菜炒豬血、酸菜炒豬血、豆腐豬血熬血菜、肉末豬血、豬血湯、豬血糕等。這裡列舉一、二以窺其奧妙:
(一) 阿基師的家常菜—豬血湯:
材料包括:豬血、豬血糕、新鮮紅蔥頭、薑末、韭菜、酸菜心、油蔥、雞高湯等。調味料有沙茶醬、白胡椒粉、鹽、醬油、米酒、白醋等。
作法分六個工序:一、紅蔥頭切細薄片,酸菜心切細丁狀,韭菜切小段、梗葉分開備用;二、豬血、豬血糕切成0.8公分片狀備用;三、起鍋入油,下紅蔥頭片炸成金黃香酥,倒去油過濾紅蔥酥,將油倒回鍋內;四、同上鍋,用餘油爆香薑末,接著下豬血炒香、下韭菜梗、米酒炒香、下酸菜心末炒香、下豬血糕片、雞高湯煮勻,然後蓋上鍋蓋煮五分鐘至滾沸;五、將紅蔥酥、油蔥混合拌勻備用;六、沙茶醬放進滾鍋,再加入鹽、醬油調味,下韭菜段提香、下白胡椒粉煮勻,成品碗中倒入白醋,再將煮好的豬血湯盛入、放進拌勻的紅蔥酥與油蔥。
阿基師(1954~),本名鄭衍基,彰化人。現任福容大飯店行政總主廚、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技術講師。他現身說法、示範,透過精細的料理程序,把普通的食材,翻轉成為一道別出心裁的豬血湯,彷彿魔術師一般的神奇,令人嘆為觀止。
(二)臺灣豬血糕﹕
又稱米血(米血糕)或花生米血(花生米血糕)。其材料有豬血、糯米、花生粉、香菜、醬油、甜辣醬、辣醬等。
作法是先將豬血與糯米拌勻,再蒸熟、切成條狀豬血糕備用;現場炊蒸,食用時插上竹籤、沾上醬油,依顧客需求加甜辣醬或辣醬,再加上厚重的花生粉與少量的香菜,一份「豬血糕」便完成了。
豬血這種食材相當平凡,卻在民間飲食文化的積累加上名廚的經營、開發,展現多元的食譜與料理藝術,充分證明雖「小道」卻存在「大道理」,值得細心去探索。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