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祭典到生活處處可見的「埔姜仔」
Makatao 名稱始自1900 年日本人伊能嘉矩《台灣踏查日記》於8 月時來到老埤訪談的記載文獻中。老埤社區發展協會林玉美總幹事說:「2016年號召村人復振文化,當時社團名稱有幾次變動,最後確定為老埤馬卡道文化協會,讓消失的祭典和族群認同重新凝聚,也在這年復振第一次的老埤夜祭。」
黃荊(Vitex negundo)是老埤馬卡道族重要的民俗植物,普遍稱為埔姜(仔)。從祭壇上的「竹葩」到祭典參與者戴在頭上,以埔姜編造的花草環(有時還會加上時令花卉裝飾),埔姜的身影隨時可見。
老祖祠內的四枝竹葩是象徵祖靈信仰的重要祭祀物,祖靈依附在瓶甕裝盛的「水」中,壇前還供有六碗放有埔姜葉的水,表示具有靈力的「向水」,不可褻玩。林玉美總幹事說:「在高雄的馬卡道族也有向水,據說向水可以治病,不過那要有尪姨加持過才有法力。」
另外,編織埔姜頭環在祭典中有神聖寓意,訪談老一輩的人才知道在過去打獵時,也會給獵人戴上。「現在會用鐵絲綁緊埔姜,戴在頭上可以防蚊蟲 古代沒有鐵絲︐就用一種俗稱『叮咚毛』的藤蔓綁埔姜仔做頭環!」叮咚毛是爬藤植物「海金沙」的別名,早期也是編織器物的輔助素材。總幹事特別提到,如果遇到身體忽然不舒服︐以前的人會取埔姜燒,在身體上比劃,以驅邪逆,以保安康。
艾納香─大風草的婦女敘事
「除了埔姜,大風草也是居家常備的植物,每家每戶都會在後院至少有一到兩棵大風草,準備給家裡的媳婦或女兒坐月子使用!」總幹事所說的大風草,其實就是艾納香(Blumea balsamifera),目前大多以客家族群的立場講述植物使用的文化經驗,然而在屏東地區的原住民及馬卡道族,過去也都有使用大風草的習慣。
產婦生完小孩後,家人會煮大風草湯給她洗澡,一說可去頭風;有的會在沖澡前先舀一碗起來,洗澡後喝草湯,也有同樣效果。「因為大風草會苦,所以目前大多用來做泡澡的藥包。之前也有拿來做饅頭,苦味就很明顯。」總幹事說,家人會把比較粗的大風草梗切斷曬乾保存,身體不舒服時都會用來煮藥湯洗澡、活絡身體。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