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和嘉義人聊到「阿潘」,因應不同成長生活年代,也有著不同的味覺記憶:第一代以販售麵食起家,結合所學與專長開發的肉包,深獲好評而成為「賣肉包的麵店」;第二代以家族姓氏為名註冊登記,原有麵食品項退場,正式轉型為「包子饅頭專賣店」,並發展專業烘焙產品;如今第三代亦加入經營團隊,透過創意設計與整合行銷,讓即將邁入一甲子的「阿潘」展現新氣象。
阿潘肉包的販售品項,曾經因應時節製作鳳梨酥、Q 餅、核桃酥,甚至蘿蔔糕和發糕,現則精簡化,以「咖哩餃」及「蛋黃酥」為主打品項。猶如金元寶般的咖哩餃,有著黃澄外皮,包裹著濃郁順口的咖哩內餡,一口咬下酥脆鹹香,可享受多重滿足,是以坊間暱稱為「被肉包耽誤的咖哩餃」。原本中秋限定的蛋黃酥,由於備受喜愛曾每週四加碼出爐,近五年更調整為每日生產。堅持使用古法紅土醃製鹹鴨蛋,原產地低溫配送後以高粱急速去腥處理,慢火烘烤搭配甜而不膩的豆沙內餡,與渾圓滿月般的蛋黃和層層酥皮相得益彰,而那猶如餅乾一般香酥,享用時也不四處掉屑的底部,總讓人捨不得一口吃完。近來更因應農曆春節推出「金元滿禮盒」,創意轉化咖哩餃為年菜,以小烤箱或氣炸鍋快速烹調,即可金黃圓滿上桌。

阿潘新春組合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