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廚師來到一個陌生的新廚房,刀就是名片。「當你去到一間餐廳的廚房,你的主廚跟同事要怎麼判斷你的經驗在哪裡?其實就是看你的刀,你有沒有用對的刀子去處理東西、刀子有沒有利、用完有沒有保持整潔……」大半輩子在台灣、日本、新加坡、法國與紐西蘭的廚房兜兜轉轉的主廚Nobu 李信男,2024 年1 月終於在台北開了一間自己的餐廳「NOBUO」。這是他第一次擁有自己的廚房,也送了一項特別的「禮物」給旗下廚師,就是請廚具廠商特製一個放置工具的抽屜。
刀具設計來自不同飲食文化
在台灣,廚師的工具不是全收在一處、就是自己帶著,Nobu 決定讓站冷台、熱台與甜點台的廚師都有個安放工具的抽屜。他自己的抽屜中,在日本俗稱「牛刀」(Gyūtō)的西式主廚刀、開展魚肉的魚刀(deba)、能巧妙切入禽類關節縫隙的剔骨刀(Honesuki hōchō)、剔除油與筋膜的筋引刀(Suji hiki hōchō)等,林林總總按照長度與用途整齊排列。刀子的學問藏在刀背、刀長、刀面與刀鋒,Nobu 說刀背厚實的刀子,下刀手感紮實;Fine dining 會用的刀長大約落在18 至24 公分︐要對應肉的長度︐斷面才會漂亮︒他特別喜歡刀面帶有凹洞,因為接觸面少,起刀時乾淨俐落不黏肉,但仍強調刀具不分高下,貴的刀不一定實用、好的刀不一定貴重。
有個小細節在於刀刃,台灣西餐廚師常用的「牛刀」,是受到西方文化影響而改良的和洋廚刀。西元675 年天皇頒布「肉食禁止令」,讓日本的飲食習慣限縮在海鮮與蔬果,處理魚鮮的刀子也設計成讓切面平滑帶光澤的單邊開刃,直到明治維新後肉食文化再次傳入,處理肉類的刀具也開始改良成刀刃薄、刀身長,處理食材更萬用的雙邊開刃。雙邊開刃也是西餐廚房常見的刀款,一下刀便能使肉均勻往兩邊散去;若改用單刃去切紅肉,斷面會是斜的。
刀子的刻痕 是廚師的人生
Nobu 第一次為自己購入的好刀,是來自岐阜縣關市的廚刀專門製作所「Misono」,2009 年他去法國工作前,在日本花了台幣3,000 多塊入手一把等級最便宜的牛刀,「雖然便宜,卻像跟手連在一起般好用。」這把刀子陪著他去了巴黎、墨爾本,回到台灣等地,如今已磨損出現坑洞,先退休在抽屜裡休息。現在最常使用的刀具,則來自東京築地百年老舖「有次」。
其中一把有次的牛刀,刀柄刻著「Lee」,是他已離世的朋友李家成(Lee)所留下的。他們當年從民生東路的伊利咖啡開始,一起待過侯布雄、STAY、W Hotel的廚房,他說Lee 非常愛惜工具,喜歡把刀子磨得利利的,「去年9 月我去法國實習,這是一間他很喜歡的餐廳主廚開的,我帶著他的刀子去,像帶著他。當時有個配菜要把大蔥(leek)切成比綠豆還小,從來沒人一次過關,有次輪到我切,主廚問大家是誰切的,因為切得非常好,當下我很感動,因為是用著他的刀,被他最喜歡的主廚肯定。」
工具的意義是帶著產業move on
雖然將工具視為重要夥伴,但Nobu 認為,在這個智能至上的時代,fine dining 廚房依舊用著與百年前相差不大的刀子處理食材︑烹煮,確實有所侷限。「廚師一直被困在很瑣碎的事情,我也希望未來也有可以精密處理食材的機器,讓機器做我們的事情,我們就能move on 。」
然而,fine dining 終究是一種古老工藝,例如相同大小的鮭魚,骨骼形狀每條略有不同,機器無法分辨,廚師卻能藉由刀與手的協作,完美保留肉與骨之間最飽滿風味;琢磨工具的意義同樣在此,「我很在意有些人刀子用完就放在砧板上,對我來說使用完馬上清潔、放在砧板旁固定位置、定期磨刀保養,就是對同事與客人的尊重,也代表自己職業操守與紀律。」
當料理人的技術與態度都達到水準之上,才能共同邁向下一步。一窺餐廳中其他廚師的抽屜,雖然沒有什麼名牌刀具器物,仍同樣整整齊齊按照順序排列,這些微不足道的小細節,像是默默宣告一間餐廳對待客人的心意,也是一個廚師不放棄進步的證明。
Fine dining 會用的刀常落在18 至24 公分,對應肉的長度,斷面才會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