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74 期
 
中和緬甸街 地方滋味踏查紀實
作者:林君樺
  文章瀏覽次數:161

想像和真實的緬甸街樣貌

  來到中和緬甸街,鳴個喇叭的創辦人楊萬利提醒路口有個牌樓,全名為:南洋觀光美食街,在一般人想像中緬甸街為觀光景點,整條路上有著明亮寬敞的店家舒適悠閒地氛圍。不過比起觀光街道緬甸街其實更貼近當地「生活場域」,也因此拜訪緬甸街時,會聽到許多不熟悉的語言,見識到不大相似的飲食習慣,聞到各種香料味,然後明確的意識到:這是與你截然不同的生活場域,這是中和緬甸街。

 

什麼是緬甸飲食

  儘管緬甸官方認定了130 多族,但有些族群並不被官方認可,例如:(除了果敢華人以外的)華人,緬甸在1960 年代還發生排華運動,當時有許多緬甸華人應著國民政府給予緬甸華僑的優惠政策而遷移來台。「當你從台灣搬到其他國家時,你可能會面臨什麼障礙?」楊萬利提出了問題換位思考,宗教、教育等答案一一被提及,「還有最基本的民生需求:飲食,以及和台灣居民之間溝通的藩籬:語言」。

  也因此,有個場域應著需求漸漸形成了,那就是緬甸街。首先大概是某個手藝好的移民做了道足以令人思鄉的小點或料理,讓人拱著出來擺攤,最後一傳十、十傳百,擁有相似文化的人們聚集形成了一個緬甸的生活場域。

  走入華新市場,金三角、炸芭蕉、黃豆片等小點成堆迎賓,甚至價目表以緬文書寫,再向前走去還有烤到微焦的烤魚、紅通通的咖哩等料理在或方或圓的餐盤中大聲的告訴你,他們來自緬甸。當然,也可以在這裡嘗到與緬甸交界地區的飲食,如雲南富含椒麻味的醃蘿蔔、泰國的香蘭葉椰汁甜糕等。來一趟市場,便會因為這些鮮明的色彩和味道,而知道:啊,這就是緬甸飲食。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