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處大陸西南深處,雲南料理(滇菜)的名聲雖不及鄰近的四川菜響亮,但在東亞飲食宇宙裡,仍是一顆不可忽略的明星。當地流行有一句俗話:「有樹就有菜,會動的全是肉。」由於雲南多數地區山高谷深,不適合農耕,當地居民的飲食精髓就是野味。
多年前,旅居在雲南西雙版納地區,透過傣族與哈尼族人的傳統料理,驚奇地看見少數民族透過雨林豐美的生物多樣性,創造出與自然共處的飲食文化。對他們來說,大自然不是用來取之維生︐更是生活的節奏和底蘊。
在昆明的早春野菜攤尋找嫩莖嫩芽
時序入春,二月下旬的雲南已是早春洋溢的景象。山坡田野裡,野菜開始發芽、開花。走進雲南省會昆明的篆新農貿市場,裡頭人山人海,市場內人氣最旺的攤位正是「野菜攤」。刺五加在雲南各地是常見的春季野菜,食用的部位是嫩葉與嫩莖。先以滾水去除澀味後或可涼拌,或可炒蛋,尤其後者,風靡民間。刺五加吃起來雖然苦,卻可祛除炒蛋的油膩口感︐一同下胃反倒清爽。在雲南的亞熱帶地區︐少數民族也常用另外一種野菜「臭菜」來製作這種「苦鹹」口味的佳餚「臭菜煎雞蛋」。
臭菜是一種豆科的木質藤本植物,生有倒鈎狀的刺,人們通常食用它的嫩芽、嫩莖。野生的臭菜和菜市場裡售賣的臭菜在外觀上有些差異,後者整坨莖葉縮成一團,前者卻可以看見舒展的羽狀複葉。這是因為臭菜其實是含羞草(Mimosa pudica)的近親,葉片或多或少帶著一股害羞的脾性,採擷後,時間一久便縮成一團。
在台灣,油杉的珍稀身分和獨特的生物地理分布(雲南-台灣間斷分布),曾被文資法明文保護,禁止任何採集與干擾。但在雲南,油杉廣泛分布,山裡田間,不乏可見油杉小苗。每到春天,小樹生芽,枝椏掛滿了水嫩的葉片,在嗜食野菜的雲南人眼裡,簡直充滿誘惑。對台灣人來說,吃「針葉樹」本來就已是一件難以想像的事,吃珍稀的「油杉」更是不可思議。
雲南人吃油杉嫩芽,要先經滾水燙過,要不然味道嘗起來特別苦澀。不過,想要徹底去掉澀味,焯水後還得再用清水漂洗一兩天,加上不斷的換水,方能告成。綠色的油杉嫩芽經過汆燙後便失了色,但口感卻變得厚實有嚼勁。顯然,雲南人愛油杉是愛其口感。他們會將油杉搭配辣椒涼拌,或是加上臘肉來炒。不論是哪種野菜,野菜與臘肉的組合永遠是雲南人的鄉愁,尤其是油杉,拌炒時可以吸收油脂,讓臘肉吃起來更加清爽、美味。
西雙版納的食花文化
位於昆明以南七百公里,座落在熱帶雨林北界的西雙版納,「食花」是當地少數民族共有的一種飲食文化。春夏兩季,山路邊總能看見三兩婦人,成群結伍地彎腰拾花。這裡的「野菜攤」在春天與昆明的一樣人氣興旺,但看起來又更加地色彩繽紛。
火燒花是西雙版納著名的鮮花食材,二到四月開花。花朵是鮮豔的橙紅色,緊貼枝幹密集綻放,遠看像是一團火焰,因此得名。此花常被拿來清炒、炒肉或者做湯。料理火燒花需要耐心,除了要逐朵摘除帶有苦味的花萼和雌蕊,還得用水泡一晚上,才能去除澀味。下鍋前再用沸水燙過,並擰乾水分,才能上桌。如此耗時耗力,不投餐廳所好,卻也比其他餐廳菜點更具庶民色彩,成為西雙版納人季節的家常菜。處理過的火燒花吃起來並無特別味道,但口感帶點脆勁。熱情的花色在餐桌上特別吸睛,令人食指大動。
每年三、四月,西雙版納地區由旱季過渡到雨季。此時,埤塘注入水源,河水緩緩上升,水底的「青苔」(確切物種不明,但可能是剛毛藻科剛毛藻屬或水綿屬的種類)也趁勢從水底浮起。剛從水裡採收的青苔,看起來像濃密髒污的綠色髮絲,外型有些嚇人,但曬乾後的青苔青翠欲滴,能製作成多種小吃。具體來說,會先將濕青苔打扁,撕成圓形後曬成青苔餅。其中,厚一點的青苔餅會再剪成方塊,放入油鍋煎炸,成為庶民零食炸青苔。對外地人來說,這種炸青苔雖然口感酥脆,但味道油膩無法多食。反而烤青苔就十分美味,保留炸青苔的酥脆口感,揉碎後加上熱油,撒上一點鹽巴,配合糯米捏成飯團,口感與風味令人難忘。
充飢野菜的亮麗轉身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野菜一類的自然食材逐漸走入大眾的視野。在以前物資匱乏時,野菜是人們用來充飢、續命的食物,如今卻成為都市人追尋的健康美食︒在雲南,可食野菜種類上百種,大可至鐵樹,小可至青苔,包山包水,森羅萬象。它們不僅為「滇菜」帶來了豐富的風味,更是不同民族千百年來的生活「紀錄」。來到雲南旅行,除了看大山大水,也別忘了讓舌尖漫遊自然。(作者為台大森林所博士,著有《橫斷臺灣》)
臭菜植株,葉片在人為觸碰後會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