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75 期
 
尤家赤山粿 鳳山傳統糕粿的情感凝聚
作者:大雄誌
  文章瀏覽次數:113

超過二十種鹹甜粿類  鳳山當地的傳統米食點心

  今年六十三歲的月好姨,已經是第三代了。店內招牌鹹甜年糕、芋粿、草仔粿,至甜口的發粿、麻糬、黑糖糕,琳瑯滿目難以挑選。早年澄清湖旁,園藝試驗所南邊一帶,古地名「赤山」,素有「粿的故鄉」之稱。月好姨分享:「那個時代很單純,庄內婦女勤奮,做粿之後和厝邊(tshù-pinn,鄰居)分享,覺得好吃就一起學做、學習交流。」原來「赤山粿」的名氣,來自婆婆媽媽美味又親密的情感凝聚;而嗅到商機的尤家阿公,便用攤車裝著自家糕粿,在農閒時前往市區販售沿街叫賣貼補家用,「尤家」的名號,就從這裡開始。

  自唸書求學,就利用課餘時間協助父母做粿、賣粿,從幫忙性質到正式接下家業,幾乎是一輩子的時光;月好姨現在每天清晨開車到鳳山娘家店面,早上七點開始營業到中午收攤,稍作休息後備料並製粿,放涼然後包裝,整個流程是超過十四小時的勞動,調製粿漿比例像數學考試,扛米袋是重訓,三十年日復一日的體力付出與熱氣蒸騰,未曾停歇。

 

純手工製作 延續懷念與感動的傳統味道

  尤家赤山粿傳承至第三代,仍堅守攤位,製作多種粿點提供給尋求懷念滋味的客人。而來訪的客人則也老少皆有,無論是Q 彈有勁的雙糕潤、包鹹菜脯米(tshài-póo-bí,蘿蔔乾)的草仔粿、鹹甜口味的芋粿曲(ōokué-khiau)、芋頭鹹粿,每天都各有愛好者特地上門選購。

  「還是有人喜歡傳統的味道,吃的是一種懷念熟悉的感覺。」面對西式糕點精緻多樣的選擇,月好姨依然很有信心,除了自家販售,也有學校和文史團體定期找她「鄉土教學」,或與新住民一起交流彼此家鄉的傳統點心,「產學合作」般讓傳統吃食往年輕一代紮根,是她現在內心的小小使命。

把挑好的粿放進艷紅色的塑膠網籃,不僅方便,還會不小心失手裝很多。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