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來,「藥食同源」的道理在中華文化裡根深蒂固,肉桂、紅棗是食材也是中藥,雞湯、黑糖薑茶是料理也被視為有療效。然而在壓力高漲的現代社會,「療癒食物」這個名詞在1960 年代後開始出現,不論是年輕人喜歡的薯條、炸雞、手搖飲料,或是旅居國外的台灣人喜歡的牛肉麵、滷肉飯,歸結於找尋慰藉和兒時的安全感,不但非常個人化,也受到地區文化的影響。
從日常紓壓到五感體驗 療癒餐飲再進化
Covid-19 新冠疫情下,再度帶出人們對疾病損害健康的深度不安,療癒的需求不斷增加。除了一時的現實情緒轉移與紓壓,人們也開始講求身心靈的全方面健康,對完整的療癒過程感興趣,手作和食農體驗逐漸主流化。
過去在競爭下提供高「CP 值」(price–performance ratio)的價格戰漸漸改變,食材的安全和品質也更受到注意,「VP 值」(valueperformance ratio)成為新趨勢,提供消費者理想的價值感受。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廚藝學院曾裕琇院長,正帶領著學院定義日漸成形的「療癒餐飲」,從原來單純的日常放鬆開始,逐步加入五感體驗:「視覺」美感包含了空間和擺盤的設計,「味覺」的口感和「嗅覺」的香氣包含了減少化學添加物、利用在地食材增添風味和香味等,最後利用「聽覺」和「觸覺」提升體驗的深刻度。曾院長也注意到,近年來療癒餐飲已經升級到七感體驗,包括第六感的「自我感受」和第七感的「群體感受」,也就是注重服務體驗,將環境教育、生命教育、身心靈關照、共食體驗等都貼心地設計進去。
有意識的飲食選擇 讓土地與身體都獲得療癒
本期專題希望從療癒食物出發,發展成更寬廣的「食物療癒」概念,帶出更多元、深刻的身心靈照顧,進一步建立長久健康的善循環,讓飲食文化和食物根源的土地都獲得療癒。「大人山養」蔬食餐廳的郭峻瑞和「Smok 製甜所」甜點店的林家頤,都是身體力行的業者,他們透過正念飲食觀念,有意識地選擇食材,堅持提供純淨的餐飲︐讓客人「身體開心,心裡開心」,這樣的經營模式也漸漸受到消費者支持。
「DayDayJamu Cafe」和「真心手作康普茶」這兩家店,則是站在古法療癒智慧的脈絡中,使用草本精華、天然發酵,延續上千年的療癒工法傳承;「清淨母語」更是投入飲食療癒超過三十年,從純淨種植到天然發酵,讓大自然帶領身體找回既有的生命活力。二十年來,宜蘭深溝聚集了一群嚮往農村生活的都市人,創造了半農生活的可能性。如今他們還玩起用自己種的米和當地的山泉水,做出一期一會的濁酒,療癒身體外,也打造自在分享的社群文化。
健康的食物必須來自健康的土地,這次專題特別介紹「再生農法」。農作除了為了產出,更能修復多年來被人們錯誤使用的土地,用更長遠的視野來看待食物療癒的使命。在外食盛行的台灣,「御鼎興」不甘於只販賣自家醬油品牌,創立了「飛雀餐桌行動」,連結在地夥伴、連結食材,透過一場場的食育體驗活動,倡導鼓勵「自煮共食的文化」。
「食物療癒」是無法單靠個體努力能達成的,英文Wellness 是指全方面的健康,它的字頭we,就是「我們」。必須仰賴健康的食物源頭和健康的群體意志,你、我,以及未來的一代代人才可能擁有真正的健康。而消費者對「食物療癒」的需求和「VP 值」的期待,正鼓舞著這一股正向趨勢。(作者為食物文化合作社基金會創辦人,食農故事助產士,著有《用愛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