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76 期
 
再生農業的未來 以農牧業療癒修復土地
作者:吳比娜
  文章瀏覽次數:84

  永續營養(Sustainable Nutrition 是一種在飲食中也關照地球與環境永續的方式,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關注食物種植的方式跟食物營養品質,逐漸引發國際上永續農業、再生農業的運動,也開啟了新的飲食風潮。

 

土地永續 涵養健康食物

  大量生產的工業型農業,造成現今地球三分之一的表土嚴重退化,短期的高產卻以永續性作為代價,往往造成長期性土地的生產力降低、環境惡化、沙漠化,無法保障糧食安全。研究也指出,今日同樣的農作物跟五十年前相比,如鈣質、鐵與維生素C 等都顯著降低,這可能跟過度追求高產量,卻以作物的營養含量為代價。

  什麼樣的農業,能夠修復土壤,讓土地永續涵養健康的食物,並提升食物的營養價值?人們極需要食物系統的轉型,而再生農業,有可能是一個契機,讓消費者能透過飲食的選擇,確保自身健康的營養來源,也能在過程中,修護地球。

 

土壤健康是重要關鍵  再生農業的緣起與趨勢

  1980 年代,長期推動有機農業的美國羅岱爾研究所(Rhodale Institute 率先使用再生有機農業(Regenerative Organic Agriculture)這個詞彙,提出「超越有機」的下一個階段,關注焦點除了提供人類潔淨的飲食,更延伸到腳下的土壤,提出健康土壤等於健康食物,也等於健康人體的概念。

  再生農業翻轉了工業化農業的思維,走向更多樣化、生態性的農業,包含選種、栽培與畜養的管理、病害等,都有更細膩的操作與生態性知識,主要目標是建構土壤的健康與修復肥力、增加水的滲透和保水、增加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健全、翻轉現行農業所造成的碳排放問題。

  從2010 年開始,再生農業的措施普遍被美國、南非、歐洲、澳洲等各地的農耕者採行,2020 年一部名為親吻大地(Kiss the Ground)的紀錄片,首度將再生農業概念首度向大眾推廣。甚至在2021 年美國總統拜登的氣候變遷計畫裡,再生農業相關的措施也成為重要的政策,健康的土壤被視為是地下碳庫,吸引了農業專家、餐飲業者、消費者的關注。

 

修復環境 享用更健康更有風味的食材

  極端氣候下近年來美國加州面臨乾旱,河水乾涸,牧草地一片枯黃,衝擊著飼養牛群羊隻的畜牧業者,但如Markegard Family Ranch 的牧場主Doniga Markegard等採用再生農業思維畜牧的農場主,卻較有把握能度過難關。他們關注土壤的健康,深知只有充滿有機質、微生物的土地,才能充分吸收涵養水分。因此Doniga 以移動式管理避免過度放牧,動物的蹄踐踏分解土壤後,殘留的植物物質摻入土壤中,增加了土壤含碳量,輪牧讓草類時時保持在重新滋生的狀態,並種植多年生的草類。Doniga 表示:「即使在最乾旱的時候,這些草還能夠欣欣向榮。」她也注重避免牛隻污染水體。

  這樣的再生式畜牧方式不同於圈養,反而有助於土壤的復甦和永續、涵養水源,創造平衡的草原生態系,促進環境永續。美國如此生產的「草飼牛」牛肉,吃的是天然多元草類,而不是飼料玉米,不但有更多好的脂肪酸,抗氧化物較多(包括維生素EC等),同時更有風味,讓名廚丹.巴柏(Dan Barber)也推崇。重視友善環境生產、並且具有更健康與自然風味的食材選擇,也成為餐飲界新的飲食風尚。

  在作物方面,再生式農耕透過輪作、綠肥、覆蓋作物、各種堆肥、免耕或減少耕犁等方式,往往結合動物飼養,逐步以生物方式修復土壤,提高有機質和微生物的活躍,讓它有潛力孕育更完整有益健康的食物(Wholesome Food),並使地力生生不息。一項由華盛頓大學所做的五年研究便指出,再生農業農場所生產的作物,較一般慣行農法有更高的營養含量。

 

回顧台灣 再生農業的應用與思考

  2009 年莫拉克風災後,思考什麼樣的農牧業能維持環境永續?畜產試驗所墾丁分所首先引介「再生農業」概念,首先讓畜養的動物回到草場,糞肥回歸土地。因應氣候變遷的季節性乾旱,在草原上配置水池、涵養水源、引進豆科的糧草固氮,也引進各種多年生、原生的草類,重視牧草地土壤地下錯綜複雜的生態系統,讓大尖山下的青青草場成為一片永續牧草地。

  包括台灣黃牛、台灣黑山羊等台灣地方品種的動物,因為長期在台灣已適應地方的氣候環境,也最能利用當地芻料耐粗食。以黃牛而言,牛肉甘甜、香氣濃郁,黑山羊的口感與風味有別於國內商業羊肉或進口羊肉,具有特殊風味,也符合飲食健康趨勢。儘管台灣地小人稠,放牧不普遍,但長期觀察農業、在台南成立「再生農業實踐基地」的黃郁仁就認為,可以借鏡墾丁經驗,以再生農業來發展台灣西南沿海退化的土地,將缺水的農地轉為多元牧草地。如此既能修復土壤,以在地糧草飼養動物,也能提供消費者特色地方風味肉品的選擇。

  再生農業以土壤為核心的思維,盛行於世界上的原住民農耕文化裡,也跟自然農法、樸門(Permaculture,又稱永續生活設計)、生態農法、生機互動農法(Biodynamic Agriculture, 簡稱BD 農法)有許多重疊之處,注重堆肥、以多樣化動物飼養提升地力。目前如屏東大梅部落飼養台灣黃牛,屏東、宜蘭、花蓮等部落的友善紅羽土雞飼養,就是結合過往傳統智慧的林下經濟,在種植上也以傳統作物玉米、小米、高梁、紅藜、樹豆等混作的方式,減少土壤與水分流失,與山林環境共生共榮,提供更多元的膳食營養、獨特食材滋味。

  當土壤越健康,就能孕育和提供越多食物,再生式農業作為未來農業轉型的方向,方興未艾,而消費者可透過飲食選擇,參與在土地改善的正向循環中。(作者在七股經營再生農業實踐基地,著有《尋訪台江古早味》)

照顧土壤、療癒土地的農業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