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作物到地方美食 苦甘吃法成為特色家庭料理
麻芛就是麻的嫩葉。和同樣是台中特有小吃大麵焿的「焿(鹼,kinn)」一樣,麻芛(麻穎,muâ-ínn)的「芛」要用台語發音,發音近「穎」,意指植物初生的嫩葉,一般也習慣寫作「麻薏」。
中部自清代開始種植苧麻、黃麻,輸往中國加工成麻製品。日本時代在「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政策下,為了運銷稻米和糖等作物而有大量麻布袋包裝需求,因此在台灣各地計畫性種植黃麻,以台中和台南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豐。
黃麻真是妙用無窮。麻袋的製作取黃麻莖幹梗皮之纖維,黃麻收成後,取走莖幹,首要的是把莖幹的外皮撥下來曬乾,編成麻繩、製作麻袋或麻衣。這些由黃麻製作的道具,陽剛,粗勇,實際,這就是黃麻的特質,是農家最豪爽的幫手。剩餘的葉子無用,節儉的台灣農人又捨不得丟,便試著食用。遂取其嫩葉,用畚箕、洗衣板搓揉、洗滌,盡量去除黃麻葉本身的苦味,熬煮成湯,並加入番薯,開發出苦甘的「麻芛湯」吃法,成為黃麻種植區域特有的家庭料理。
可熱吃澆飯也可冰鎮消暑 屬於台中的費工古早味
想做出好吃的麻芛湯,真的是相當費工,能煮麻芛湯的母親,必定是位刻苦耐勞的母親。麻芛湯,以女性之美德召喚著台中村民的鄉情。詢問許多台中人,他們記憶中最深刻的麻芛湯,都是在自家的餐桌上。
老一輩的人說︐麻芛湯搭配嫩薑和鹹瓜,最得簡樸之快意;配菜不豐的年代,麻芛湯除了單喝,也能淋在白飯上當「澆頭」,或許再加一匙自家醃製的「蝦膎(hê-kê)」,就是最下飯的組合。有冰箱以後,微苦的麻芛湯也常冰在冰箱裡,夏天裡喝涼的,正消暑解熱。
台中麻薏湯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