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80 期
 
突破產品同質化!台灣早餐業靠這招搶攻年輕族群
作者:陳念玲
  文章瀏覽次數:140

  在台灣多元的餐飲版圖中,早餐產業一直扮演著獨特的角色。這個貼近民生的餐飲型態,不僅服務範圍廣泛,更在近年展現出令人矚目的創新轉型。從傳統早餐店到連鎖品牌,業者們正在重新定義,這個年產值數百億的市場。

  為早安美芝城操刀多項行銷活動的寶島製造創辦人牛寶賢指出,在台灣,一家標準的早餐店通常提供三明治、漢堡、鐵板麵、蛋餅等品項,這些產品的製作流程與口味已臻成熟,消費者的「學習成本」幾乎為零。

  學習成本的意思是:不需要用過多的言語就能跟消費者溝通產品是什麼、何時使用;但也正因消費者太過熟悉早餐店銷售的產品,所有業者就必須在產品之外尋求突破。

 

健康取向、工時變遷

早餐業翻轉經營策略

  牛寶賢點出,「當產品的功能性趨於一致時,商家必須尋找新的價值主張。」市場上最容易想像的創新策略,即是品牌聯名。許多早餐店開始與知名品牌進行跨界合作,不只在產品開發上求新求變,更重視視覺設計的創新。

  舉例來說,早安美芝城與插畫家noii noii合作推出新型態的包裝,帶有童趣感的包裝與專屬插圖,在社群上掀起一波打卡風潮。牛寶賢表示,將原本認知中的大冰奶包裝,變成插畫家的畫布,讓平凡的大冰奶展現不同風貌。這種創新不僅為產品增添話題性,更成功觸發消費者的分享慾望。

  隨著社會型態的改變,早餐產業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首先是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牛寶賢點出,「現代消費者更關注營養均衡,傳統早餐中大量的精緻澱粉已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為此,許多業者開始推出低碳水、高蛋白的新選項。

  麥味登即與營養師黃品瑄合作推出高纖低碳商品、美芝城推出「美蔬綠」系列,用生菜取代漢堡皮等,皆是典型例子,迎合健康導向的消費族群。

  其次,工作型態的改變也帶來新的商機。遠端工作模式的普及,模糊了傳統的用餐時間界線。「早午餐」的概念越來越受歡迎,這使得早餐店必須思考全時段的經營策略。麥味登某些店家便開始營業到晚上,而真芳台北車站店,則延長營業至晚間九點,也在思考推出全日餐點,就是對這種趨勢的積極回應。

 

超商加入戰局

傳統早餐品牌尋求故事找出路

  在這場產業變革中,連鎖超商也展現出強勁的競爭實力。超商的優勢在於標準化的流程、透明的產品資訊、穩定的品質控制,以及密集的門市網絡。「早餐的購買決策通常要求快速且可預期」,牛寶賢指出,只要進店就可以快速購買結帳,且得到不低於預期的產品,超商早餐便成為許多上班族首選。

  台灣早餐產業正站在轉型的十字路口,在保留傳統價值的同時,如何融入創新元素,滿足現代消費者的多元需求,將是決定產業未來發展的關鍵。願意擁抱改變的業者,必將在這波轉型浪潮中找到新的成長契機。(作者為專業生活電商記者)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