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81 期
 
八零年代文青 拉開罐頭的飲食印記
作者:呂立翔
  文章瀏覽次數:127

  台北米其林一星餐廳T T 的春季菜單,以台灣人熟悉的「茄汁鯖魚罐頭」為靈感,設計出前菜「鯖魚.番茄.泡菜」,呼應罐頭在台灣的飲食足跡,也勾起對罐頭的過往回憶。

 

溫飽與溫情 馬口鐵封存的回憶

  上大學初次離家生活,頭一回在外地遭遇颱風。沒有儲糧概念,風強雨驟,又逢停電,住在沒有炊具的雅房裡,面臨斷糧。趁風雨稍歇,勉力奔向便利商店,端凝貨架半晌,取了鮪魚罐頭、鹹鴨蛋、美乃滋和吐司,拌成鮪魚鹹蛋沙拉醬,夾著吐司吃,撐過兩天颱風。

  玻璃罐裡被辣油漬得紅通的玉筍,是鍾愛最久的罐頭,也是幼年在阿嬤家的回憶。清晨被挖起來食早頓(tsiah tsá-tǹg),坐在木長凳上,下巴僅及桌面高度,記憶裡盡是熱滾氤氳的白粥。幾樣配菜中,偏愛玉筍,酸辣鮮爽脆口,拌著白粥吃格外有層次。其他罐頭如花生麵筋、脆瓜、菜心也都喜歡,仍不敵對於玉筍的真愛。爾後只要吃粥,玉筍就是標配。

  南遷之後,特別能感受到南部人對出外人的照顧。在水林和農友聊到近午,大哥起身,拿了包關廟麵,開黃罐茄汁鯖魚罐頭,又切了條台農57 號地瓜,煮了鍋酸甜誘涎,紅通通帶海味的地瓜鯖魚麵,是早年農忙時常見的快手料理。

  罐頭,是應變夏颱的常備食品,是回憶中傳統台式早餐的標配,是南部人款待、照顧出外人的溫情。

 

深夜獨酌 罐頭料理「食」驗

  年紀漸長,比起在外飲杯,家中獨酌更顯自在。酒精入喉,特嗜鹹食,懶得起爐動鍋,遂將下酒菜的腦筋動到罐頭上。台灣四面環海,魚產豐沛,魚類罐頭品項繁多,調味亦富饒。紅燒鰻罐頭加蔥蒜與洋蔥碎、紅燒小卷拌玉筍,只要添入家中常備辛香料或調料,即是速成下酒料理。

  下班後到賣場探索罐頭,在深夜拉開馬口鐵,左添右加各式佐料,罐頭華麗轉身,廚房即成了獨酌時刻的罐頭風味實驗室。(作者為飲食文字工作者、食物攝影愛好者,癡愛罐頭,經營FB 粉絲專頁《你好,我一位》。)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