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81 期
 
西衛麵線 澎湖海風中的絕藝
作者:何欣潔
  文章瀏覽次數:61

  來到澎湖旅行的人們,往往會點上一碗「小管麵線」、「鮮魚麵線」,品嘗道地的滋味。巷子內的老饕都知道:澎湖的海鮮麵線遠近馳名,不僅僅是因為生猛的海鮮,秘訣全在那看似樸素無華的麵線。

  從繁華的馬公市中心出發,向北前行,會看見街邊漸漸出現「手工麵線」、「日曬麵線」的各色招牌。此時,便是澎湖的麵線名產地「西衛」到了。

 

感受最佳狀態的麵糰 全手工製作

  傳統的西衛麵線製程,要經過「壓」、「搓」、「揉」、「捏」、「擠」、「拉」、「甩」的過程,將與鹽水均勻混合的麵糰,利用兩根長竿繞成S 型,再用手反覆纏繞,甩長成髮絲般細的麵線,排放在竹竿架上,在烈陽與海風中快速乾燥,織就一鍋好滋味。

  隨著時代的演進,許多廠家改用機械輔助麵線製作。然而,鄭家系統的鄭有福師傅,對此則不置可否。鄭有福說,他堅持全手工製麵,是因為如此才能感受麵糰在當日的溫度、濕度下的最佳狀態,決定工序時程,「機器做的麵線,我覺得吃起來不太像麵線。」

  遇上適合曬麵線的好日子,鄭有福會在凌晨三、四點開工,在古老的麵線間裡,將醒好的麵糰反覆伸展、拉長,再等待麵糰「醒」至最好的狀態,才能將它移至戶外拉甩、曝曬,最終曲折成一盤「真正的麵線」。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