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當期雜誌 > 第 0 期
 
追求味道新東陽
作者:林明德
  文章瀏覽次數:2299

 一、 緣起

    就個人的觀察,在許多臺灣飲食文化的論述裡,有關食品類,尤其是肉品,似乎較為忽略的環節,這對於飲食文化的瞭解,不能不說是件令人遺憾的事。
    臺灣食品(肉類)業者,像百年老店郭元益、義美、美味香、采芝齋、廣達香、新東陽……,無不以看2家本領釋放獨特的風味。但經過漫長的歲月,有的換跑道,或專攻糕餅,或改為超商,能專精肉類的僅存幾家,例如臺畜、廣達香,但品項不多。當中麥氏新東陽可謂異數,它,崛起五十年、食品九大類、分店六十家、員工八百人,儼然是食品王國。難能可貴的是,它以味道征服國內外消費者的味蕾,締造食品文化奇蹟,是值得探索的案例。
 
二、麥氏兄弟與新東陽
    新東陽是由麥幸夫(1942~1985)與麥寬成(1946~)兩兄弟所創辦。他們出身於桃園大園,是典型的農村子弟,老大麥幸夫畢業於開南商工夜間部,對於從事生意有相當濃厚的興趣。麥寬成為老二,是大園溪海國小第一屆畢業生,唸完中興初中,隨父母遷到臺北,以半工半讀讀完開南商工夜間部。他白天到中山市場學了三年的油條(聽嬸嬸說那邊有一家炸油條,老闆有一手功夫);當學徒,早上四點起來炸到中午,午睡後,開始揉麵粉,完成一條條發麵後,接著趕去夜間部上課,直到晚上十點才回來吃晚飯,所謂晚餐是火炭燒開水,把剩菜剩飯加熱吃。飯後倒頭就睡,根本沒空去想明天清晨四點又得重覆相同工作這件事。
    1965年,兄弟兩人在武昌街一段22巷1、3號城中市場的攤位販賣港式臘味與批發。當時有一家東陽食品,經營不善,積欠他們不少債務,多次協商,麥氏兄弟祇好接手,並冠上「新」字,名為「新東陽」,宣示以嶄新的面貌,重新出發。
    後來城中市場巷口整頓後,他們的攤位變成第一間店面。最早是租賃的,1967年才買下來,成為新東陽的原始店。它位於武昌街上,毗鄰臺灣省城隍廟,斜對面是江浙口味的排骨大王與作家雲聚的明星咖啡廳,近與重慶南路書街交接,是信仰、商業、生活、文化的綜合聚落圈,可以想像當時人潮來往的情景。
  麥氏兄弟投入食品業,採分工合作的模式,老大負責外務,接洽生意,老二負責內場,手工煉味,一天工作二十小時,有時幫忙送貨,停車等紅綠燈都會打盹。傳統的肉鬆都是純手工,工序是:將豬隻後腿肉切成一塊塊,再切成一片片,下鍋煮,撈起敲散,加湯、炒乾,再加糖、味素,乾後淋上豬油,炒乾成香酥肉鬆。麥寬成說,那段日子盡是一個忙字,每天祇希望能好好睡一覺,但沒辦法,有太多的工作等著你去做。他回憶過去,忽然情緒高昂且面帶微笑的說:「我長期觀察,發現城中市場在三、四點時沒什麼人,四點以後人又多了起來。他腦海靈光一閃,把肉鬆乾放入小鍋,淋上豬油熱炒,結果一條巷一道街彷彿是香路,大家聞香而至,你半斤我一斤,一鍋香酥的肉鬆被搶購得一空。」開始,他一次炒三斤,後來增為六斤、十二斤,生意好得不得了。透過大眾的認定,也建立了一定的口碑。
    任你是鐵人也無法應付純手工耗體力的肉鬆作業。於是兄弟商量改用機器,擺在店面炒,由三十斤、六十斤……逐漸遞增。為了品質保證,他們的價格都與市場有所區隔。由於現炒,製程透明,肉鬆香酥,隔壁立法院俱樂部的老立委、法院、公務人員都成為他們的消費?。為了因應商機,他們分別在西門町成都路(1972)、博愛路(1974)、南京東路設立了分店,拓展新東陽肉品系列的版圖;至於工廠則由原始店,擴充到三重中華路、頂崁工業區,最後移到故鄉—大園工業區。
 

本文只擷取文章部分內容,若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料理.台灣》雜誌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看過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