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各期專欄 > 地方滋味踏查
 
地方滋味踏查
共有 94 篇文章 排序依:
發覺嘉義市的不同面貌 品嘗在地滋味
2022/03/01
隨著飲食探索嘉義市不同時期的發展。一地飲食產業的發展與當地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尤其是餐飲產業常常是因為有許多二、三級產業的人員或是外地人口前來,而產生對於飲食的相關需求而有所發展。... <全文>
羅古早味 三代傳承的人情味
2022/03/01
蘿蔔湯一碗二十塊錢,那是記憶中阿嬤煮菜頭湯的滋味…。傳承三代的好味道,大家都知道,但就是不知道店名!好奇地問老闆這間店到底叫什麼?他指著一旁的門牌說:找「中山路192號」就有了。心想這麼乾脆,直接用門牌號碼當店名也太豪爽,這間由羅文泉、羅勝雄兩兄弟經營的熟肉攤(黑白切),傳承自阿公的百年店,沒有特別的店名,羅文泉接著說不過真的太多人在問,轉身指著後面牆上的三個字跟我說:「我姓羅,我們賣『古早味』,所以就叫『羅古早味』囉!」... <全文>
卓武咖啡 來自阿里山的好味道
2022/03/01
一提及嘉義,進入腦海中的可能是聞名遐邇的阿里山及其海岸和外傘頂洲,不僅是當地重要的觀光旅遊資源外,也孕育了全國知名的農產品。這些豐富、多樣的農產品也是因爲北回歸線通過嘉義,使其氣候上擁有多樣性,使得農漁業在發展上有著不同於台灣其他縣市的優勢。而嘉義市身為大嘉義地區的中心,當然也是這些農產品的聚集地之一,故在嘉義市不難找到來自於附近鄉鎮所生產的產品。... <全文>
小紅帽義式冰淇淋 一次嘗盡大嘉義的農特產
2022/03/01
白玉苦瓜冰淇淋、山葵冰淇淋、苦茶油冰淇淋、黃金烏魚子冰淇淋、蓮子冰淇淋、烏龍茶冰淇淋等…,這些一般難以與冰淇淋聯想在一起的口味,是小紅帽義式冰淇淋的負責人郭素蜜,把對嘉義在地食材的感情放進冰淇淋製作的成果。... <全文>
百年碾米廠蛻變 稻舍食館
2021/12/24
咸豐元年(1851年),泉州同安縣人林藍田為躲避海盜洗劫,自雞籠(今基隆)遷至大稻埕開設三間店鋪,開始大稻埕的商業活動。由於居民在此地設立公共的曝稻大埕,供稻米收成時曬穀,平時則為農產品交易場所,故以大稻埕為名。大稻埕的北段,現迪化街一段近大橋頭捷運站(原大橋頭街),早年聚集了許多的土礱間(碾米廠)。葉守倫是碾米廠的第五代,對於米食文化有著特殊的情懷與堅持,循著兒時的記憶,在年逾百歲的紅磚洋樓裡,經營著米食主題餐廳「稻舍食館」。... <全文>
首頁  上一頁  16 17 18 19  下一頁  末頁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