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各期專欄 > 飲食雜文
 
飲食雜文
共有 32 篇文章 排序依:
內門辦桌 文化品味
2014/05/02
2005年喬健教授的一場演講中—【中華飲食文化的小傳統:以高雄縣內門鄉「辦桌」行業為例】,是內門辦桌與學術研究的第一次連結。喬健教授引用人類學家Robert Redfield所提出的「大傳統」、「小傳統」之文化性概念,將內門辦桌與小傳統做了相當完整的詮釋。時間飛逝,將近十年的時間,透過創新傳統 (invented tradition)的行銷方式,內門辦桌已成功打出名號,在台灣的辦桌市場,獨樹一幟。... <全文>
你應該要知道的台灣飲食文化--「和漢料理」
2014/03/04
「和漢料理」這一個名詞在台灣似乎逐漸沒落,卻有時仍會在路邊看到少許的招牌仍然標榜「和漢料理」四個字。筆者曾在2006年提出和漢料理的介紹,最近走了一趟日本長崎,再度興起研究動機,希望在這一篇文章中能深入討論此一名詞,並進而思考台灣飲食的文化元素。... <全文>
追求味道新東陽
2014/03/04
就個人的觀察,在許多臺灣飲食文化的論述裡,有關食品類,尤其是肉品,似乎較為忽略的環節,這對於飲食文化的瞭解,不能不說是件令人遺憾的事。... <全文>
桃園飲食地圖的建構
2014/01/03
四百多年來,臺灣風雲際會,多元族群,共同締造了豐饒的飲食特色,成為臺灣文化的深層結構。這種情況在桃園尤其顯著,由於族群多元,物產豐饒,飲食文化多樣,在產業與休閒文化深受重視的今天,值得我們去正視。... <全文>
百年老店玉珍齋
2013/11/01
1970年代,我開始踏查臺灣民俗小吃,沿著一府二鹿三艋舺的開臺時序,特別留意百年老店,因為它們統攝多重意義積累厚實內涵,既是社會的反映,也是民俗的結晶,更是歷史的縮影。例如︰府城「舊永珍」、鹿港「玉珍齋」、臺北「郭元益」、大墩「林金生香餅行」與澎湖「盛興餅舖」等,它們往往內聚歲時節慶、生命禮俗、諸神佛誕與日常生活糕餅於一店,成為糕餅文化的展示櫥窗,在臺灣糕餅發展史上是不容忽視的「存在」。... <全文>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末頁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