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台灣
|
訂戶服務
|
訂閱電子報
|
會員登入/註冊
首頁
當期雜誌
各期專欄
熱門排行
訂閱雜誌
關於我們
目前位置:
首頁
>
各期專欄
>
飲食雜文
飲食雜文
共有
32
篇文章
排序依:
時間
瀏覽數
由小到大
由大到小
中崎是臺灣糕餅文化的櫥窗
2013/09/01
1994年,基金會接受台北市文化局委託,進行「台北市文化資產民俗部門之調查」,我負責當中的「飲食文化篇」。期初報告時,審查委員林衡道先生曾建議︰「貴陽街的黃合發糕餅至今仍維持家族經營的模式,相當特別,希望能深入調查研究。」我當場回應︰「感謝林老師的寶貴意見,我會積極去踏查訪談。」並著手進行田調。黃合發創始人為黃德水,自小孤苦,由外婆帶大,曾受雇於雜貨店,婚後兒女相繼出世,食浩繁,於是轉行投入與民生關係密切的糕餅業。大正八年(1919)。他在直興街上開設一家糕餅舖,開始賣芋粿,由於風味特殊,因此,「芋粿水」的綽號,騰傳大街小巷。臺灣光復後,他加入商會,以「黃合發」登記,不過招牌依然寫著「芋粿水」三個字。
...
<全文>
追蹤江浙味41年
2013/06/28
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大陸各省百萬軍民成為新住民,也 帶來多元的家鄉口味,特別是四大菜系紛紛登上台灣的飲食界,加上台灣原有的各族群鄉土小吃,真是蔚為大觀了。歷經數十年的經營,不僅開拓飲食界的新境,更締造一座傳統創新兼俱的飲食天堂。
...
<全文>
臺灣餐飲王國的崛起─欣葉台菜的解碼
2013/05/02
就個人的理解,談臺灣飲食文化,不能不考慮一些相關類似血緣的文獻,例如: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進士王克捷的<臺灣賦>與連橫的《臺灣通史》(1918)。王氏出身諸羅,該賦概述臺灣地理、族群、風俗、習慣、農漁、礦產與動植物,並且指出海鮮豐饒,「臺澎所產,厥味多佳」。連氏為府城人,<風俗志‧飲食>與<農業志>曾指出「臺灣之饌,與閩、粵同,沿海富魚蝦,而近山多糜鹿,故人皆食肉。饌之次者為魚翅、為鴿旦,皆土產也;盛宴之時,必燒小豚」、「臺灣農產,以米為首,糖次之,茶又次之」,連氏並歸納臺灣農產為十三類一百五十六種,隨四季流轉,成為人們當令的食材。
...
<全文>
消失的一些滋味
2013/03/01
1986年,基金會接受文建會委託,執行高雄「南部民俗技藝園」(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先期藍圖)的規劃。我在籌備會議上建議未來的園區宜軟、硬體兼顧,營造多元民俗特色的內涵與主題,包括吃、喝、玩、樂,好讓遊客徜徉其中,心滿意足。永義、伯和、與乾朗諸教授分別負責戲曲、工藝與建築等調查計畫,獨缺民俗小吃無人認領。
...
<全文>
台灣菜的味道
2013/01/01
Montanari曾將「味道」分成兩個不同的意義來解釋:一個指的是個人在飲食上的味蕾經驗,另一個則是指人們基於文化背景與周遭環境因素所累積產生的生活經驗。常聽到有人說台灣菜就是很有人情味,然而這說法十分籠統、卻具想像空間。因此,在這篇文章中,不分族群背景,筆者訪談家庭主婦、廚師、餐廳經理人,從Montanari提到的第二種意義,來看什麼是台灣菜的味道。
...
<全文>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末頁
熱門排行
1
習俗、信仰與飲食
2
美耐皿餐具對健康有害嗎?
3
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
4
舒肥+低溫烹調
5
雞絲麵的由來
6
台北君悅酒店 把員工當顧客來滿足
7
有擺有保庇:祈福系零嘴的文化觀察
8
軟Q麵包的製作真相,它…健康嗎?
9
呷飽飽綴媽祖行: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美食地圖
10
豆干平安粥 看大溪人的聖帝公信仰
首頁
當期雜誌
各期專欄
熱門排行
訂閱雜誌
關於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