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各期專欄 > 飲食雜文
 
飲食雜文
共有 32 篇文章 排序依:
越南媳婦開的餐廳
2012/11/01
全球化不只是資金、觀念與人口的移動,也伴隨飲食料理文化的流動。在台灣,早在30多年前從東南亞地區,特別是泰緬邊界、越南及印尼,因各種政治與軍事的因素,而被政府「播遷」及安置到台灣的「華僑」,他們在台灣創造出一波東南亞飲食料理... <全文>
圖說食物相剋
2012/09/01
生活中,人們對於食物,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精確點來說,那一種食材可以被稱為食物,可以入口,入口後對味蕾的提點刺激、對身體的增益減損,都叫人們會有相當多的想像與期待。而這些想像與期待,經過知識累積研究,在傳統中醫領域方面,發展出食療養生經驗與藥食同源理論;運用在生活上,則衍生出食物相剋等生活論述,並有出版業進而編繪出「食物相剋圖表」。... <全文>
中華料理新流派-眷村菜
2012/07/01
「眷村」是中國內戰時空下,在台灣土地上所形成供軍人及其眷屬暫時居住的簡易房舍。但隨著時代巨輪的轉動,眷村居民的身份認同議題已由社會話題,落實成為實際地改建拆遷的同化行動。因眷村聚落的瓦解消失,迫使部分在原聚落經營餐飲生意的店家不得不向外遷徙,也因此台灣餐飲市場出現新的競爭者-「眷村菜」,這料理不但遍地開花,相關食譜書籍更是大行其道,「眷村菜」儼然已成為中華料理的新新流派。... <全文>
端午節 你吃的是南部粽還是北部粽?
2012/05/01
中國人在過年要吃年糕,表示步步高升;台灣人則要吃白蘿蔔(菜頭)象徵好彩頭;客家人吃的白斬雞則要沾上桔醬才能突顯出客家人的飲食特色。1826年,Anthelme Brillat-Savarin 提出食物與認同的理論:「告訴我你吃什麼,我就可以知道你是誰(tell me what you eat and I will tell you what you are)。」吃,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喜好、家庭背景,甚至來自哪一個國家。在台灣,選擇吃南部粽或是北部粽,一樣可以猜出一個人的身家背景... <全文>
那一年,我在飲食文化圖書館遇見「大廚」
2012/03/01
咖啡機沖泡的聲音喀拉作響,一股淡淡的咖啡香撲鼻而來──走進「中華飲食文化圖書館」,你會發現不一樣的圖書館。... <全文>
首頁  上一頁  6 7  下一頁  末頁

 

本網站版權屬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 2013 Ryori. Taiwan a division of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