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咬下福和成的「花現柴魚手工麻糬」,柴魚的煙燻味破浪而來,花生香氣隨後跟上,彷彿被海水浸濕的沙灘,細碎的質地在口中變得綿密,交融出獨到的鹹甜滋味。這家在成功鎮屹立近百年的老店,每天手工製作的傳統糕餅看似樸素,包藏的內餡卻是充滿驚喜。
傳承三代的技藝 以新的面貌延續台東味
糕餅老舖承載三代人的心血,三代人際遇各不相同。創始人洪錫柳1931 年從南投遷徙至此,在日本人經營的和菓子店擔任學徒。而後頂下店舖創立福和成,為符合市場需求,改賣台式糕餅。第二代洪忠和白天製餅、晚上捕魚,與妻子推著攤車沿街叫賣,或騎單車追遊覽車兜售,胼手胝足撐起家業。
從小耳濡目染的盡是麵粉與糖,第三代店主洪曉龍離鄉漂泊一大圈,二十九歲那年決定繼承家業。先是在台北犁記學習,而後在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進修,三年學成歸鄉,他戲稱自己歷經「十年革命」。洪曉龍將傳統手藝標準化並導入現代化設備,將每日現做品項簡化為封仔餅(hiong-á-piánn,條狀、串狀包裝的餅)、麻糬、草仔粿(tsháu-á-kué)三項,確保商品品質與產能,並持續開拓新的販售通路。
2019 年,福和成在台11 線上擴點。滿懷日式風情的外觀,復刻祖輩當年習藝的店舖,以新的空間乘載舊日情懷。傳統老店不只空間變得明亮,也因擦亮品牌價值而熠熠生輝。
本文為節錄內容,完整文章請訂閱《料理.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