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為土地銀行的老建築,有著水泥色塊拼貼的立面,端坐在井然有序的街道上。2022 年華麗轉身為「成功海銀行」,內裝可見鏢旗魚竿、漁船燈等物件,展間陳列著海女工具與醃漬螺貝,處處暗示著這是一個靠海吃飯的所在(sóo-tsāi)。

無所不在的柴魚 味覺的地方故事

創辦成功海銀行的巫祈睿與董修慈,原本東漂從事地方文化相關的企劃工作。二人租下這座老建築,發想一個全新的企劃推廣地方漁業與故事。歷時一年田野調查,而後串連餐飲友人設計菜單-船長套餐,在旗魚生魚片撒滿柴魚花,柔軟厚實與脆韌輕薄的口感並存,增添品嘗樂趣;海女套餐有一尾飛魚橫亙碗中,海味豐足的湯頭搖曳著柴魚花。返鄉主廚郭美秀的加入,更進一步將在地日常口味轉化為展現地方特色的新滋味。

柴魚,可說是成功海銀行的開頭。房東阿姨的家族曾是「山頂頭家」(suann-tíngthâu-ke,即不出海的船東),在鎮上經營柴魚工廠,也在家門口炒柴魚酥。她在開幕當天現身指導大家製作蜜柴魚酥,重現這個街區曾有的鹹甜空氣。

「因為柴魚酥,才發現原來柴魚不只是提味的配角,也可以是料理的主角。」柴魚巴斯克於焉誕生。綴著鮮奶油的焦糖巴斯克,有日式甜醬油與蕎麥傍身,最後隨性撒上一把柴魚花。大地色系的呈盤看來樸實,然而當所有元素一起入口,迸發令人驚豔的味蕾經驗。

海女潮間帶套餐為柴魚湯頭配拉麵,豪邁放上一整隻烤飛魚。

海女潮間帶套餐為柴魚湯頭配拉麵,豪邁放上一整隻烤飛魚。

本文為節錄內容,完整文章請訂閱《料理.台灣》。

餐飲消息

白天是穿梭魚市場的承銷人,夜晚則化身私廚料理人,王序宏的雙重身分即將邁入第七年。每晚只收一組客人的有間小店,端出的料理總是無法預期,從兩百公克到兩百公斤的魚,在這裡都有可能吃得到。

鰹魚的極限美味 魚商料理人隨性與堅持

中午抵達成功魚市場,正值漁船進港。漁獲在地上一字排開,承銷人紛紛靠攏,拍賣員吆喝喊價,外行人看熱鬧的場面。而因王序宏在旁解說,多懂了一點門道。

雖自幼目送父親出海捕魚,熟悉漁家事,但王序宏坦言買賣魚貨又是另一回事。他到魚市場觀摩魚販殺魚,用金錢與經驗慢慢堆疊買魚的眼光。從事魚商生意十八年,如今解魚是基本,料理是興趣。

一尾圓花鰹在他手中拆解為三道料理:用甜橙、鳳梨、蘋果涼拌生魚丁,酸甜鹹辣融為一盤;醬燒的鹹甜調味中和了鰹魚略帶的酸,風味十足;炙燒生魚片可沾醬油品嘗,或裹海苔變換口感。王序宏的手法看似隨性,實有豐富的魚貨知識為基底:「有的人可能會覺得鰹魚很不顯眼,其實不顯眼的食材也可以做得很顯眼。」料理可以單純,也可以複雜,只要一尾新鮮的魚,和多道提升食感的工序。

當地人的冰箱裡,總有鰹魚存在,「沒有吃覺得還好,但很久沒有吃的時候就會想念。」這是王序宏對鰹魚的真摯告白。到他手裡的鰹魚,不是像今天這樣快速上桌,就是自行燻製為柴魚,少了焙乾步驟無法刨花,通常會剝碎熬湯,試吃了一塊,肉質緊實耐嚼,適合來杯啤酒。

綠島魚粽將魚煎過、炒散後,與糯米與餡料包入月桂葉再入水煮熟。

綠島魚粽將魚煎過、炒散後,與糯米與餡料包入月桂葉再入水煮熟。

本文為節錄內容,完整文章請訂閱《料理.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