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想法已經20年了。」廚房與餐廳之間有道窗檯,只要餐點一好,窗檯架上的手鈴與她的吆喝聲便響,「大家小心拿,這是湯年糕,筷子湯匙都在桌上!」共食屋內大家傳遞餐點,彼此聊天,如在家吃飯。
Wouli共食屋是人稱菊子姐的朱菊枝規畫負責,Wouli是她江浙家鄉話「屋裡」的意思,她以「菊子Wouli889」命名臉書粉絲專頁,作為共食屋的開始,希望延續父母的生活記憶與大陳風味。
在屏東的大陳島敘事
朱菊枝母親朱施桂鳳是浙江下大陳島竹嶼人,31歲隨軍隊撤退到基隆港。那是1955年,基於美國的策略,蔣經國親自登島勸說軍民「大撤退」,才將上下大陳島所有人遷至台灣安置,大陳列島常民文化也隨之在台灣落地生根。
朱菊枝說,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大陳義胞」,更不知道大陳島在哪裡。根據母親及親戚的說法,大陳列島土地貧脊,只能種出番薯與少量的蔬菜,絕多數的物資都要靠台州地區運補,所以大陳飲食文化較多的是海鮮,其次就是將食物醃漬,較好保存,比如醃泥螺、鰻魚乾、薑片乾、番薯籤、魚麵。
臘肉是朱菊枝對媽媽手藝的一種記憶。她年輕時,每年過年前都要幫媽媽注意新聞氣象預報,只要提及隔日寒流報到,今天肯定就要準備肉條上架,「讓醃肉經歷寒流與日曬,這樣做出的臘肉才好吃。」
鰻鯗 大陳菜提鮮關鍵
2000年時,眼看著父親老了,自己在台北生活也夠了,朱菊枝雖然愛玩、到處出國,但是家裡只有一個孩子,總要面對這一天,「所以我決定回屏東。」
回屏東後,朱菊枝繼續接洽旅行社工作,在工作與安養院的母親之間調整生活步伐;她發現母親不喜歡外面的便當菜,就跟母親說:「妳教我。媽媽就在廚房指導我準備炒米粉、炒年糕。」
共食屋主餐以大陳年糕或麵疙瘩為主,「成立這個空間的目的很單純,就是每天我都要煮給媽媽吃,我們跟著她吃,而她現在只能吃年糕或麵疙瘩、米粉,所以現階段會以這幾道為主食,也可以凸顯大陳味道的本意。」
大陳年糕可分為帶湯汁的「湯年糕」或「乾炒年糕」,夏用大白菜、冬用芥菜,燴蛋絲、芹菜段、紅蘿蔔絲和黑木耳絲,能增添色彩。最重要的是,用鰻鯗(鰻魚乾)與鮮蝦提供湯頭鮮度,鰻鯗是大陳島重要的食材,無論是湯或麵都需要鰻鯗的鮮味。選購時要分辨肉厚的貴、薄肚部分便宜,口感與價錢都不同,「海鮮類乾貨都要用米酒嗆味,將以米酒浸泡切丁的鰻鯗備用,炒起來才會香。」
一條年糕稱「一舉」,一舉約兩人份,需將之切為拇指大小浸在水中「養年糕」。「泡在水裡養是一種習慣,沒冰箱的年代,過節的年糕都要泡在水中養著才不會壞,煮時才容易熟,不會炒糊了裡面還生硬。」朱菊枝還會在水中加鹽泡上半日,能讓年糕本體預先入味,口感更好。
「夾麵蝦」,大陳人如此稱麵疙瘩,因麵糰在兩根筷子間夾斷後,在水裡翻夾的模樣像是在夾蝦子。煮料與年糕大同小異,會先備好食材,炒時多帶些湯,夾麵蝦在湯料中煮熟,自然就帶芡汁。
麥油煎 大陳版春卷
「一頭栽入,就得不斷翻新」是她給自己創造料理的憧憬,「我還有好多要學習,台北有個大舅媽,她會做清糕、糖心糕,會做很多大陳的道地家鄉菜。」朱菊枝口中的大舅媽是住在新北市永和的施陳鳳妹。
大陳話的「麥油煎」就是春卷,炒六、七道菜夾入餅皮內,蛋絲、豬肉豆乾、洋蔥炒芹菜、紅蘿蔔絲炒醜豆、炒豆芽、蝦仁炒韮黃、酸菜炒米粉,「會因為家庭經濟條件或節令蔬菜多寡而變化,不過酸菜米粉肯定是大陳春卷必要有的特色。」朱菊枝調味僅以鹽、醬油、米酒入味。
「薑茶」料理是大陳人補身體的一種選擇,以曬乾的薑片煮茶湯拌米麵(粉),連鹽都不放,是坐月子婦女最佳補氣食品。而鹹食吃多了,會換上「薑茶糙米飯」的甜品換口味,「以圓糙米為主,在鍋中以文火細炒為焦麥色,即可保存起來。」要煮薑茶飯的時候,以水、紅糖、乾薑片熬煮成湯飯,米粒漸破,香氣沁起,就可以起鍋。
共食餐桌上,曾在最冷的十二月、一月提供這款甜點,暖了不少人的胃,也了解薑茶在大陳海島上的冬季需求和坐月子必備的原因。
朱菊枝隨時能融入共食餐桌與大家話家常,讓大家因吃飯而聚在一起。她只是「剛好」有個跟媽媽一起吃飯的烹飪動機,希望在外食習慣盛行的此刻,為大家煮一桌富健康概念的餐點,並帶入大陳文化的故事,推行不剩食、不隔夜食的理想,「我有時間買菜做飯、他願意提供食材,你願意出錢、張嘴吃飯,就這樣子互惠,省時、省力、省錢,大家相互配合各取所需,豈不美事一樁!」
菊子Wouli889呈現的菜餚不過度烹調、不過分調味及反覆燉煮,還原食物本色。目前僅提供臉書粉絲專頁私訊預約。朱菊枝希望大陳的家鄉味能在屏東持續推動,喚回這段逐漸銷聲的過往,重新以美食體驗、認識那些年、那座島上的風雨生活。
大陳菜食譜
一、湯年糕(4人份)
大陳人年節主食,通常自製「條年糕」,養在水中以防酸壞。食用前切成條狀,再與家常備料燴炒。
- 食材
大陳年糕2條、鰻鯗0.5量杯、鮮蝦8隻、大白菜適量、胡蘿蔔適量、黑木耳適量、雪菜1.5量杯;米酒、鹽、水、油適量。
- 備用材料
- 鰻鯗切丁後加入少許米酒。
- 大陳年糕切成小拇指長寬並浸泡於水中,加入一茶匙鹽。
- 煎蛋,切成蛋絲。
- 大白菜切小塊,分為莖與葉兩部分。胡蘿蔔與黑木耳切絲。芹菜切為4公分左右芹段。
- 作法
- 油鍋預熱,放入胡蘿蔔絲、黑木耳絲、年糕、雪菜、鰻鯗、大白菜(莖)、適量鹽、適量水一起燴炒至水滾。
- 放入適量米酒、大白菜(葉)、鮮蝦,燴炒後蓋鍋燜煮5分鐘,水滾後即可掀蓋。
- 加入芹段燴炒,水滾後加入蛋絲燴拌,即可起鍋。
二、麥油煎(8人份)
大陳人端午節應景菜,又名「食餅筒」、「錫餅」。相傳明朝戚繼光打倭寇,地方民眾將餅皮包裹家鄉菜料慰勞士軍。可以油煎,方便切段分食,或留一邊不封口,方便入口而不覺皮厚。
菜料以酸菜米粉鋪底,可吸收油脂及湯水,餅皮因此較不易濕破。
- 食材
潤餅皮32張、雞蛋6顆、吻仔魚300g、蝦仁300g、豬肉600g、胡蘿蔔1支、醜豆600g、洋蔥1.5顆、綠豆芽900g、豆乾6片、蝦菅(乾)0.5量杯、酸菜頭1.5顆、純米米粉300g、韭黃600g、芹菜300g、薑末適量;米酒、醬油、鹽、水、油適量。
- 備用材料
- 煎蛋,切成蛋絲。
- 純米米粉過水後用剪刀切段;若使用炊粉,則須先泡水至軟後以剪刀切段。
- 蝦乾清洗後,以米酒泡開,切成丁。新鮮蝦仁切段。
- 豆芽去頭尾成銀芽。
- 胡蘿蔔、洋蔥、豬肉切絲,韭黃、芹菜、豆干、醜豆切段,酸菜頭切丁。
- 作法
- 黃金蛋絲:將蛋液煎成蛋皮後切絲。
- 蘿蔔炒豆:胡蘿蔔絲炒醜豆段,加入2茶匙鹽、少許水,燜煮至軟後即可。
- 肉絲豆乾:肉絲以米酒、醬油拌勻,於油鍋中拌炒,加入豆乾段、少許薑末、2匙鹽、少許米酒、醬油、水,熟後起鍋。
- 燴蔥肉絲:以燴炒豬肉的醬汁炒洋蔥絲,加入2茶匙鹽、少許醬油。
- 炒銀芽絲:油鍋預熱後放入銀芽,加入少許紅蘿蔔絲、芹段、2茶匙鹽,熟後起鍋。
- 酸菜米粉:些許油熱鍋,加入酸菜丁與米粉,燴炒後斟酌添入油及少許鹽,以鍋鏟切斷米粉並拌勻配料。
- 韭黃鮮味:熱鍋中炒韭黃段,加入2茶匙鹽;再將蝦乾丁、蝦仁段與吻仔魚、少許醬油加入其中,燴炒至熟。
- 以潤餅皮將以上七物包裹其中。
三、薑茶糙米飯
薑茶能讓產婦補氣、健胃暖身、收縮子宮、去除產後惡露,而薑茶糙米飯為應用料理之一。炒焙過的糙米方便儲存、增添香氣,料理成甜食能增加產婦胃口。
- 食材
大陳薑片0.6量杯、焙糙米1.2量杯、紅糖5量杯、水1000cc.。
- 備用材料
- 糙米以文火炒出香氣,呈麥褐色。
- 大陳薑片為曬乾後的薑片,可在產期將薑切片,曬乾備用。
- 將大陳薑片與焙糙米過水,洗去灰塵。
- 作法
- 鍋中放入水與焙糙米,小火溫煮,至米粒開始破裂時放入大陳薑片。
- 小火熬煮,放入紅糖,煮至湯水略微濃稠,且米粒迸裂、薑味四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