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每年6月7日聯合國訂為世界食品安全日,今年是繼疫情發展後一年,聯合國根據疫情在各國間的發展,以食品安全為焦點,發現了一些問題。首先我們可以稍稍安心的是,根據科學文獻研究,目前仍沒有足夠證據顯示新冠病毒透過食物傳播,主要原因在於該病毒在離體三天後難有活性,食品從屠宰、分切、儲存、運輸,很少能在三天內完成。

然而,在台灣隨著疫情擴大,民眾的消費習慣也隨之有大幅度的轉變,食品安全上也是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小細節,在此介紹給您。

 

針對自家調理食物的民眾,須注意:

1.在烹飪前、進食前加強洗手和清潔。準備食物前,切記徹底洗淨雙手、工作臺面及烹調用具。

2.將生食和熟食分開處理,防止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其中,生鮮雞肉解凍後以滾水川燙取代直接以自來水清洗,防止沙門氏菌的汙染。

3.在烹調時徹底將食物煮熟,避免食用生食。

4.將食物放置或儲存於細菌不易滋生的溫度環境下。(低於7℃或高於60℃)

5.食材儲存須注意適量且適當。因為外出採買時間及次數減少,我們會一次採買足夠食物,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購買過多生鮮食品以免容易腐敗。此外,冰箱冷凍、冷藏庫以及乾貨必須要每周整理,以避免有過期甚至是腐敗食品汙染整個環境。

 

利用外送平台訂餐或是宅配外送食品食材的民眾,要注意:

1.提供固定放置外送商品的位置並予以標示。為了減少與外送員接觸,以及避免因此而造成外送員不當丟包的情形,社區請管委會集中管理,專區擺放食品,除了注意要區分「即食品」區之外,最好也能劃分「熱食」與「冷食、飲料」兩部分,以減少交叉汙染的機率。

2.訂購外送食物,請務必選擇信譽良好且有廚房設備完備的店家。因為隨著訂餐平台營運蓬勃發展,登錄會員的商家眾多,有很多商家被發現根本隱身在公寓二或三樓自家小廚房,或是在五金店中,對於這些店家是否符合食品衛生安全標準實在有很大的疑慮,食品作業環境衛生狀況未知且堪憂,消費者在線上訂餐時,務必謹慎選擇。

3.取得的商品,最好能夠是有完整包裝,以具有「啟封辨識性」者為更佳。為了避免外送過程中食物因包裝不完整而有被污染的疑慮,最好能事先確定外送餐點是否有完整包裝?某些業者甚至具有防拆貼紙或是以罐頭形式包裝密封,這些密封包裝機制可以確保消費者在拿到食品時確認是否曾經被開封過?這些措施可以防止食物被汙染。

 

最後,希望大家能夠在居家隔離下把握這些食品安全的小訣竅,順利度過這次的疫情。(作者為臺北醫學大學食品安全學系副教授)

五月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節奏,就連日常在麵包店隨意選購麵包的習慣也都改變了。

在政府宣布三級警戒的隔天,位於信義住宅區巷內的「拾穗Bakery」立即公布了停止內用及入內選購麵包的消息,僅提供門市以對外窗口進行麵包挑選、取貨與結帳,亦可透過拾穗官方line預留麵包,以外送或宅配方式送到家。為了顧及員工的健康安全、降低顧客來店的風險,拾穗五月底更是自主停業七天,直到66日重新營業。

 

防疫期間 社區型商店營收微幅上揚

拾穗主廚周俊宏回憶起退伍後在麵包店當學徒的日子,曾從凌晨四點一路工作到半夜十二點,雖然學藝過程辛苦,但不曾澆熄他對麵包烘焙的熱愛,即使現在面對前所未見的新冠肺炎疫情,他對社區型麵包店的未來仍有信心。

在疫情指揮中心強烈建議民眾減少移動的現在,周俊宏觀察,「社區型商店的營收應微幅上揚,只要後續不再限制餐飲內用,對社區型店家的影響不算太大」。反觀位處鬧區,如永康街、百貨店或東區巷內的商店,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大,有的店家營收甚至直接掉九成,街邊店也掉了六成,近期恐如去年剛爆發疫情時,引發一波倒店潮。

 

烘焙坊╳餐酒館

2014年開幕的拾穗,剛開始經營時主打「麵包餐」,每天銷售麵包、也供應餐點,店內工作人員必須點餐、同時銷售麵包,服務流程及送餐動線常打結,直到2019年將「拾穗Bakery」與「拾穗Kitchen」分開經營,讓工作人員專心把外場服務做好,營運才漸入佳境。

目前烘焙坊週日至週三營業,週四至週六單純經營預約制餐酒館。周俊宏解釋,其實拾穗「麵包餐」型式的菜單不少,如:燉菜類、海鮮鍋或風味濃郁的蒜味蝦,都可搭配一支中短形法國麵包,但因份量多,顧客吃完就很飽,客單價一直無法提高,又不能違背餐廳理念降低食材成本,故多年來獲利極低,才決定轉型為私廚型式的餐酒館。

   而烘焙坊獨立營運後,原本只擺在櫃內的各式麵包,因餐廳用餐區全部調整為烘焙門市,展售空間變大,銷售量也相對提升。

目前全台餐廳禁止內用,拾穗麵包的代工(OEM)訂單隨之減少,加上拾穗Kitchen暫停營業,營收少了近六成,與一般單純的社區型麵包店相比,拾穗也受到部分影響,周俊宏樂觀地說,「還好五月母親節銷售成績不錯」。

 

融合在地食材的歐式麵包

拾穗Bakery的明星商品,除了賣得最好的吐司外,石臼法國(baguette)、蔓越莓核桃等大眾化商品也受到許多顧客喜愛。其中「石臼法國」選用石臼研磨的T55T80兩種麵粉組合,不經過攪拌機,麵團以手捏方式、低溫冷藏一晚後再進行烘烤,與一般市面的法國長棍以機器攪拌、採用日系法國麵粉的風味不同。

近年,拾穗另一位主廚呂甯期勤跑產地,讓台灣各地的豐碩食材融入拾穗的麵包與料理。「曬太陽黑米法國」就是將宜蘭農場自產的黑米,融入傳統的法國長棍,加入曬過太陽的台灣菜脯,一款既健康又口感爽脆的麵包因而產生。

「蘭陽金柑咕咕洛夫」則加入蘭陽平原復育的台灣原生種金柑,在皇冠形麵包上沾一層來自委內瑞拉的巧克力,將酸楚的金柑與苦甜巧克力完美結合。

 

在理論與操作間衡量最佳狀態

曾在烘焙原物料商旗下麵包店任職的周俊宏認為,專業的麵包師傅除了體力、意志力、良好的心理素質外,也需具備理論知識,才能依各麵粉特性調整不同的操作方式,將麵粉的最佳狀態發揮至極致。

周俊宏也建議麵包師傅應多閱讀闡述麵包師傅想法的書,日本「辻調理師專門學校」麵包大師吉野精一的書,內容涵蓋烘焙原理及Q & A問答,也是很好的工具書。

未來,周俊宏將持續做出屬於台灣特色的歐式麵包,讓台灣食材與歐式麵包更融合,打造新世代的台灣歐式麵包。

拾穗Bakery防疫期間仍不定時更新臉書資訊、上傳烘焙影片,與顧客保持良好互動、維持品牌的討論度與曝光度,是值得其他店家參考仿效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