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如果我是消費者,會想吃到什麼樣的外帶餐點?」、「身為一個廚師,我要如何在餐廳外呈現美味給顧客?」疫情三級警戒期間禁止餐廳內用,MiraWan 主廚鄭裕錞沒閒著,幾乎天天這樣「人格分裂」,自問自答地做著外帶外送料理,三天兩頭就推出新菜色。

有時候,是儀式感十足的肋眼牛排雙人套餐;有時候,是適合周末耍廢、不用在乎熱量爆表的和牛漢堡。在他不同角色設定的探問之下,用料理回應著顧客自肅生活中的各種苦悶心情。

 

烤雞、手工麵 適合上路的美味

今年五月,鄭裕錞看著每日攀升的確診人數,心裡早早擬定計畫,一宣布取消餐廳內用,他的外帶外送料理幾乎就同步推出。爐烤放山雞、戰斧豬排和虎蝦干貝麵都是打頭陣的菜色,鄭裕錞說,「耐放性」和「保溫保濕程度」是首要考量。

其實他去年吃過一次苦頭。被評選為「米其林餐盤」之一的MiraWan,手工法菜的精緻度與層次感都極為講究,因此很難直接擺進餐盒再千里迢迢送到客人手中,當時可惜無法與外帶規畫接軌。今年初,在客群年輕化的考量下,鄭裕錞將多數精細菜色調整成餐酒館風格的料理形式,想讓用餐體驗更加輕鬆舒適,反而與外帶外送構想一拍即合。

他指出,離開了餐廳,菜餚最講求耐放性,需要「靜置」的燒烤肉類是最佳選擇。肉類在烹調到一定程度後,必須離開火源靜置,好讓外層溫度通透至內心,創造完美熟度與保水度。原本在廚房裡等待的時間,正好改在車上休息,一路變得越來越好吃。

相對地,「無法等待」的菜色就不適合上路,例如生牛肉塔塔、醃漬生魚等生食料理,或是油脂含量過高、容易氧化的都無法入選。除了這個大原則外,鄭裕錞還關注許多小細節,像是易萎的花苗擺飾一律替換為蔬果,而一道原本使用生薄牛肉、黑松露和老菜脯組成的「老菜脯雞湯」,也在外帶菜單中將生牛肉直接改放鮑魚,不只耐燉也誠意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MiraWan不斷更新菜單,還陸續推出多道麵食,鄭裕錞顯然不怕外帶麵類易爛易糊的魔咒。「手工製麵跟現成乾燥麵是完全不同的!」他強調,手工麵保有筋度,即使變軟仍帶彈性口感,不會糊爛成一團。他深感自豪的手工肉醬千層麵,就是師傅們用杜蘭小麥粉和土雞蛋從頭做起,桿成0.3公分的麵皮豪邁堆疊24層,每一口都帶嚼勁與麵香。

 

療癒魂爆發 法餐也推漢堡

MiraWan於5月17日推出首波外帶外送料理,短短一個多星期就改版新增菜單,不禁讓人好奇鄭裕錞是如何「滾動式修正」他的餐點?他表示,不只透過客人反饋去調整內容,自己也站在消費者立場換位思考。相較於有些餐廳主打固定菜色,他認為:「顧客不太會每周都點一樣的品項,所以我想的是讓菜單更豐富,但不造成食材浪費。」

鄭裕錞是推出雙人套餐的先鋒,用豐盛料理為日常生活點綴色彩,避免「儀式感」在疫情肆虐下消磨殆盡。他觀察,大家雖然待在家裡,但還是會想慶生、過節日,當麵包、沙拉、主菜到甜點在美麗桌巾上一字排開,再倒杯酒,就能複製餐廳裡的浪漫情調。

除了道地法式手工菜外,鄭裕錞還不按牌理出牌,做了產品線上完全沒有的和牛漢堡與炸雞、炸薯條。為何如此突發奇想?他笑說只是一個想做的衝動,「如果是我關在家裡,也會想要軟爛放肆一下,倒在沙發上大口吃肉喝酒。」雖說是同理顧客的苦悶心情,聽起來,也像是他在高度工作壓力下自我療癒的作品。

鄭裕錞堅守法式料理的細膩靈魂,卻擺脫框架,設計出多道澎派紮實的菜色,從千層麵、海鮮鍋飯、三明治到湯品,很多客人一拿到手都驚呼:「法餐竟然這麼有份量!」。這是他的靈活變通與溫暖心意,「外帶料理雖無法像內用餐點有這麼豐富的層次感,但還是可以把口味做到最好。」

 

外帶料理-櫻花蝦絲瓜卡布奇諾

本文為節錄內容,完整文章請訂閱《料理.台灣》。

自五月中旬雙北宣布進入三級警戒開始,各家飯店陸續推出限定便當、外帶促銷活動等,增加營運效益,以期度過疫情期間,幾近暫停的實體社交生活。台北美福大飯店於七月推出「Go購美福好味町」市集,於飯店一樓大廳集結七個餐廳的招牌與特色,各間餐廳主廚在市集期間,除了介紹各自特色餐點外,亦能建議消費者如何將各國料理,搭配出適合家庭聚會的一餐。

 

高度掌握食材 維持外帶品質

美福大飯店行銷協理龔臻瑜表示,在疫情較為趨緩的時間推出市集,源自於許多餐廳老饕懷念餐廳的佳餚,因此飯店決定透過市集,讓港式、中式、日式、義式料理以及法式烘焙等餐廳,以共同推出特色餐點的方式推廣買氣,「平日上班便當吃膩了,假日想吃點特別的,外帶餐是很好的選擇。顧客可以每一家餐廳挑選一兩道喜歡的菜餚,一次體驗到多國菜色」。

從六月中飯店決定策劃市集,到真正開辦,其實只有短短兩週。美福大飯店行政主廚王志孚說,各家餐廳主廚對於食材的高度掌握,讓菜單的推出相當順利,而飯店在過往節慶推出外帶餐的經驗,也有助於主廚們快速因應市集需求。他強調,顧客從購買到回家享用,中間會有時間差,如何讓料理能夠維持色澤與味道,是設計此次外帶菜單的主要準則。

餐點食材的選擇,會盡量讓消費者帶回去後,不論加熱與否,都不會變質。像是容易變黑的蔬菜,或是因水分而變軟的炸物,都會盡量避免。而飯店各餐廳會根據狀況調整外帶菜色內容。

  ·潮粵坊:主打活海鮮的粵式餐廳潮粵坊,考量到像「清蒸活魚」這樣的料理,外帶無法呈現清蒸的新鮮度,口感也與在餐廳享用時不同,就不會在市集出現,改販售以炒干貝、烤螺肉、烤蝦為主的海鮮料理。

  ·晴山日本料理:日式餐廳晴山日本料理則會捨去生食,例如:生魚片,改推出原先餐廳沒有提供的綜合什錦壽司餐盒。

  ·米香台菜中式餐廳:米香台菜餐廳則會選擇魚皮白菜滷等家常菜色,將海鮮食材以紅燒或麻辣方式料理,除了確保餐點新鮮度與口感外,亦能讓消費者在疫情期間吃到新的菜色。

王志孚表示,市集亦考慮到顧客現場等待時間不宜過長,也注重料理的新鮮度。因此市集現場的各道料理,只會提前準備五份左右,若需求增加,廚房才會再出新的料理,以少量備餐的方式,解決外帶可能造成的食材變質。

 

讓食物的取得多了溫暖

在很短的籌備期間,美福團隊到各家飯店觀摩、調查,進而規劃出料理包裝以及市集動線等。在餐盒設計上,若需要加熱的料理,會選擇可以微波的材質;含有醬汁的料理,則會採用兩層式的包裝,避免白米浸泡時間過長,盡可能讓風味不變。

這次市集除了針對小家庭推出居家聚餐料理,亦有簡單的一人份餐點,滿足不同的顧客需求。但在市集開始前,美福團隊仍感緊張,七月的疫情雖逐漸趨緩,民眾仍會害怕出門,加上線上訂購已成常態,「尤其開始的第一週還遇到颱風,不知道來市集的民眾,到底會有多少。」

「Go購美福好味町」市集七月的買氣維持在一個餐期約八十至一百組的客人,反應不錯。龔臻瑜表示,現場選購可以讓消費者直接看見商品,現場亦配有外帶範本,讓客人對內容物一目了然。各家主廚亦會在擺攤期間,給予消費者回家加熱的建議,也能推薦不同餐廳的飲食搭配,「這是線上消費所沒有的體驗,透過市集,可以讓食物的取得多了些溫暖。」

面對未知的疫情,各家飯店的營運策略仍不斷調整。龔臻瑜表示,當餐廳恢復內用,這些在市集期間推出的特色餐點,可能會轉為線上商品,持續在官網販售,讓顧客有更多選擇。但因應疫情而舉辦的市集,則會因此暫停,「因為我們還是希望,能夠讓顧客吃到熱騰騰、從廚房做好的餐點」。

 

外帶料理 潮汕牛三寶沙茶鍋

 

 

本文為節錄內容,完整文章請訂閱《料理.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