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盤中的菜色和料理,空間設計更是一個能了解一間餐廳特色的要點,透過空間中的格局、色彩以及小細節,了解餐廳呈現的個性。

在台中經營超過二十年,從原本菜市場攤位起家的鵝房宮日式料理,到最新創立的「春日宴粵菜喜宴」餐廳,空間的轉換要留下多少的語彙才能讓消費者理解品牌背後的巧思? 

  大廳挑高設計,並利用造型牆與鏡面材質,營造出空間寬闊。 大廳挑高設計,並利用造型牆與鏡面材質,營造出空間寬闊。

解剖喜宴餐廳的空間學問

若將「春日宴」這個詞拆分,「春日」就猶如在舒適美麗的時節「品嘗一口生命的美好」而「宴」指的是聚在一起,以酒飯款待賓客。

「春日宴」在餐廳定位上更多的是慶祝生命中的每個美好時刻,而這些美好時刻可能是恩愛的兩人步入婚姻殿堂、社團成員難得的年度聚會發表、朋友親人相當重要的生日或是在大病初癒後慶祝接風派對等。不只能享受美食,春日宴希望能更進一步地為想要款待的人們、貴賓,提供一個兼具多人用餐需求與餐點美味的一處秘境。以粵菜複合式餐廳示眾的「春日宴」,秉持著新鮮的食材,提供饕客們全新的用餐體驗。

將虛化實的設計功夫

在功能性和餐點類型之外,春日宴粵菜餐廳究竟還融合哪些空間元素,才能成就出「一眼看見世界的感動」的品牌初衷?

在體現空間的宗旨上,是以「禪」的概念為設計發想,透過景觀及空間場域的轉換,將禪從容、悠然的生活意境,深植在前來消費者的心裡。定、靜、安、慮、得,是禪(Zen)的宗旨。它從容且深遠,脫俗卻深藏餘韻。在每一個吸吐之間,連結了外在輪廓與內在精神,試圖將虛的意境化為實體空間中的每一個角落,從建築本體到室內空間的一、二樓,共分成幾個區域,分別為入口鳥居拱門、類庭院的中介空間以及是接待玄關、用餐區域與二樓的宴會區。

一、揉和日式精神的起點

第一眼對於春日宴外觀的印象,能見俐落的黑色架構建築,由自然綠意包圍,猶如現代版的桃花源,即便位處熙攘的城區,仍大隱隱於市中,營造一種深邃靜謐的氛圍。

若想進入春日宴的空間內部,一定得穿越的大紅色的神社鳥居,或許對於以粵菜為主打的餐廳來說相當衝突,但對鵝房宮品牌以及業主來說,想要擷取的其實並非全是鳥居代表的意義,而是希望藉由這充滿儀式感的行為,能傳達對於食材的尊重和料理精神的敬意。

在前往餐廳的戶外中介空間時,能感受大量高聳的樹木林立其中,行經過程如同短暫地在森林遊走,來客只要沿著地上的踏石,就能跟著迎客松、百子蓮花、落羽松等樹群一步步到達春日宴的迎賓門,調整心情準備開始一段美好的精彩饗宴。這時我們設想客人的體驗與心境有漸漸不同變化。行至步道盡頭,迎來的挑高的玄關入口,此處也備有座椅,供顧客休憩等待。

二、如水墨畫般的餐廳風景

進入室內後,為了營造出入口的氣勢感,我們刻意將空間挑高。並運用大面積造型牆與深色鏡面材質,使這個區域兼具低調與磅礡的開闊感。

白天有著大量的自然光線從外部引入空間中,外圍的樹木也會跟著四季透過不同面向的落地窗和角度,夜晚則倒映著五葉松的樹影,彷彿一幅渾然天成的水墨畫,為餐廳帶來不同的景色,讓來的客人每次都能欣賞不一樣的風景。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取自《月下獨酌其一》一詩。暫且伴隨月亮和身影,應及時行樂,趁着美好的春光。晴天見引用了詩的意境,試圖將一樓空間打造出滿天的繁星與月影。在有限的條件下,一樓的天花板運用部份的裝飾性設計,透過鍍鈦金屬與鏡面的折射效應,提升整體空間的層次及豐富感。

此外,我們將牆上的圓一分為二,以15度角的方式,嵌入鏡面材質,形成鏡中鏡的虛實空間。

一樓公共的用餐空間,春日宴設置了四至六人桌及四間包廂,在東風、杏雨、百花、麗春四間包廂裡,透過白宣紙與燈光的渲染,讓空間添加藝文氣息,並採用萬向軌道的隔間設計,使小包廂也可以變成大包廂,因應客種不同的客群需求。

弧面造型的宴會廳,化解生硬的結構。

弧面造型的宴會廳,化解生硬的結構。

三、典雅優容的婚宴空間

二樓以婚會宴場為服務主軸,除了大型的展演廳,還有一個獨立式的包廂,備有視聽設備及洗手間。面對中型商業活動時,除調整硬體設備的使用,也要考量座位的排列及餐點呈現方式以及各個人員的動線配置。

我們透過地上的設計去區分動線。往宴會廳的主通道的地坪,採用黑灰兩色的地磚交錯拼貼出旋律感。其中,次要空間的地坪,由木紋磚構成,建構出自然、踏實的感覺,透過弧面造型化解生硬的型鋼結構,呼應牆面的淺色木紋金屬飾條,賦予典雅與浪漫的質感。牆面上以鍍鈦金拼貼出綻放的牡丹花圖,代表幸福與圓滿的象徵。

藉由顏色、形式、紋理表現等不同的設計,完整形塑饒富禪意的食尚空間,讓每一位消費者來到春日宴,都能享有踏實、自在賓至如歸的感受。

讓飲食空間體現深遠禪意

春日宴視覺力量的表現相當豐富,甚至包含了相當心靈面向的設計元素「禪學」。L型的空間中,客人能時不時地在行進間,感受簡約清爽的裝潢調性,但一個回頭發現在空間的一隅,佇立著靜謐沈穩的小物或植物,默默地待在那裡不搶眼不招搖,還帶有著開闊明亮識自心的靜態美學。

希望在偌大空間場域的過渡中,能透過低調沈靜的禪學從容感,帶給客人一種從容悠然的生活境遇。

餐飲消息

大部分的餐廳,會先做到上期說明的建立店鋪地基的基礎作業。因為只要讓品牌基礎穩固,餐廳的營業額就更容易提高。也就是說,營業額會提升一定的比例,並持續提升。

建立餐廳地基後的品牌模式 觀察營業額的指標

但是,即便做了這些改善,店鋪營業額還是沒有改變,或是沒有想像中提升得多的話,讓營業額無法大幅上升的理由大致分為兩種。第一種是餐廳的實力還不夠。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是因為「商品力」與「服務力」這兩方面沒有符合客人的要求。

而另外一個是,餐廳所在地區和目標客群的設定不一致。例如,專賣不知道是哪一國鄉土料理的店鋪,對於顧客們各個不同的利用動機而言,商品單價不符合動機的例子很多。在那樣的情況下,就要考慮要先將商品單價調整成符合利用動機,來提升營業額?或是要將商圈範圍擴大增加自己的目標客群?當然,後者會花較多時間與精力。是否要花那麼多精力是經營者要判斷的,並不是店長來判斷的。

可以先運用上期文章一開始的打穩店鋪基礎讓營業額提升,但不知道會在哪一時期營業額又開始不再往上升,可能是半年後,或是三年後,根據餐廳會有所不同。但無論是哪一種,如果想要再大幅提升營業額的話,就要運用更上一層樓的營業額提升計畫來讓營業額不斷成長。

不定時翻新店內菜單,是維持老顧客又能增加新客源的方法。

不定時翻新店內菜單,是維持老顧客又能增加新客源的方法。

如何開拓新客源? 維持口碑翻新商品  

您聽過客戶生命周期價值(LTV)嗎?簡單來說,就是「顧客一年間(或指一生中的情況),花多少錢在您的店消費」這件事。要正確地計算顧客一年間在您的店花了多少錢可能很難,但是經由推算還是可以簡單算出來。例如,顧客來店的頻率為三個月一次(那就是一年中來店四次),如果是客單價為2,500日圓的店,那麼就能算出這位顧客的LTV在一年之中為一萬日圓了。

那麼,每三個月來店一次的顧客,如果變成每三個月來店兩次的話,營業額會變得如何呢?想當然的,老顧客所提供的營業額就會變為兩倍。但是,如果是餐飲業的話,老顧客會帶來一定比例的新客源,所以我們可以得知,變成每三個月來店兩次的顧客,所增加的營業額一定可以比原本增加兩倍以上。

我想表達什麼呢?

如果上期提到的打穩品牌地基有好好做到的話,下一個階段要執行的就是「讓營業額更上一層樓!抓住老顧客、增加新客源!」這件事了。能讓現有顧客的回頭率提升的話,就表示顧客對於這間店的評價、介紹(包含了一起被帶來店的新顧客)也有所增加了。

既然要持續不斷地將自家商品賣給老顧客的話,那就要執行對於現有老顧客而言,可以接受的新企劃了。而新企劃指的是,要以商品(餐飲店的話就是料理)為中心發展的企劃。而大部分的企劃會運用活動市集、季節性菜單料理、活動等等來提案新商品。

對餐飲業而言,要先經過打穩品牌基礎,讓顧客有一定程度地接受品牌定位,那商品的翻新就很重要。為了要讓顧客接受品牌定位而持續地致力於翻新商品的店家,會不斷地讓自己的品牌更上一層樓。而在我服務的「飲食店繁盛會」裡就有很多這樣的客戶。

而這部分,只要看到商業模式已穩定的大型連鎖店業績就會知道。品牌定位有好好做,業績好的理由大致分為兩種。(排除因展開新店面而店鋪數增加的例子。)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顧客看到季節新品發表會上提案的新商品,而到店消費,讓來客數(有的時候是客單價)增加了。而另一個原因是,品牌增加了顧客的利用動機。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小酌」這項品類,能增加顧客利用動機的提案了。

持續在產品上著手,下功夫翻新餐廳的產品,一定能在這些過程中發掘出另一項大賣的產品,或是吸引新顧客來店的產品。如此一來,也可建立新的餐廳粉絲,提高營業額的水準,晉升到更高層級。

餐飲業專屬新品開發六類型 求新求變吸引消費者目光

提到「抓住老顧客、增加新客源!」,重點雖然是「要一直不斷地翻新商品」,但這樣的想法不只適用於餐飲業,不管是何種產業都會需要運用到商品翻新這樣的想法。

根據美國顧問公司「博思艾倫漢密爾頓控股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指出,新商品有六種類型。以下將說明這六種類型應用到餐飲業的例子。

(一)至今為止沒有出現過的商品

這一點對於餐飲業而言不太適合。舉一個容易懂的例子,例如:Sony一款叫做Walkman的攜帶型袖珍隨身聽。如果不知道的話真的很抱歉,你是年輕人!也就是說,我們要創造出至今為止沒有出現在任何市場上的新創商品!

(二)新商品線

這一點指的是,加入其他餐飲店在市場上已經確立好的市場之案例。例如,烤牛肉丼流行時,也導入自家店研發、改善後的烤牛肉丼到自家店,就是這樣的案例。在我的顧問業務客戶中,有一部分的客戶做得很好。他們會實際走訪其他店家,如果發現非常棒的產品時,他們常會考慮到「如果要在自家店推出這樣的商品,那我要如何改善推出,顧客們才會欣喜接受呢?」等事情。

(三)擴大既有產品線

提到飲食,就會聯想到要增加商品種類的構成。例如,如果已經有在賣薯條的話,可以讓顧客選擇是否要加量0.5倍或是1倍?口味也不只有鹽味,也可以讓顧客擁有各種不同的選擇等等。

(四)既有產品的改良和變更

而這一點就如同iPhone的版本更新(升級)。提及飲食,以漢堡排為例「漢堡排變得更加美味了,那是因為…」這樣。對於餐飲業而言,改良和變更是非常重要的。現在致力於一步一步地改善製作方法和食材的店家也變多了。

(五)品牌重新定位

在新市場或是新的分野中改變商品意義(價值)投入新商品。例如,將單點料理中可以配酒的下酒菜,搭配一杯啤酒這樣的小酌套餐、變換宴會套餐製作成紀念日也能享用的套餐、運用現有的料理組合成定食套餐等等的類型。增加顧客對於自家店面的利用動機,讓顧客產生至今為止都沒有的理由來店用餐。

(六)縮減成本

簡單來說就是賣得便宜一點吸引顧客。即便和其他店家採購一樣的食材,但要在製作方法的部分下功夫讓成本縮減,以提供顧客更優惠的價格。但對於我而言,即便縮減成本也盡量不要賣得太過便宜。可以平衡成本與售價的方法更加重要。

利用打穩餐廳基礎(明確品牌定位)、開拓新客源、開發新產品等方法,讓我們一起運用這些方式,讓自家品牌更上一層樓吧!請一定要試試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