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擺上餐盤的是「Pinasumingane」和「Dukulru」,很難用中文表義,Pinasumingane對於他們是非常傳統的飲食,食物的主體以小米糕與芋葉交摺綁縛成一束矩形,入冷水鍋滾煮透熟,「老人家特別交代,下雨天不能採芋頭芋葉身體會奇癢無比,採集的芋葉洗淨後,還需要曬至脫水。芋葉如果沒有煮熟,吃了身體會癢,有次整個口腔黏膜就非常癢。」

       Dukulru在魯凱族語是「搗」的動作,傳統作法就是將水芋蒸熟後以杵臼捶搗成綿密的芋頭糰,再進行塑形,「以前都是做成手握飯糰的大小,部落只要家裡做熱鬧,鄰居長輩要是能吃到主家製作Dukulru就會覺得招待周到、是非常厲害的食物。」部落的旱芋(Tai)會作為芋頭乾,但是珍貴的水芋(Drulrungu)往往是禮尚往來重要的祝福,Dukulru即是以水芋頭捶搗至無顆粒為止,「今天跟著奶奶做,還是無法消除芋頭硬塊,如果打分數應該只有六、七分」,子賢嘗試讓我們感受原味,再加入可可粉、糖粉,是原有鹽味花生碎末中相互提味的甜鹹滋味。「在那個年代,或許都沒有調味,也許就只是一點點的鹽讓食物與身體獲得補給。」

       Pinasumingane是芋葉小米糕的本體,Dukulru是芋粉圓的型物,兩者共通且不可或缺的是炒熟的花生碎末,「花生的魯凱族語是Makapayrange,經由炒熟稱為Ringiringi,舂搗成粉為Sumilri。今天這兩樣吃法是最原來的方式,僅以一些鹽調味,就是需要以生花生炒熟後搗碎的花生粉讓小米糕和芋粉圓外層裹上,早上外公炒完花生後就去田裡,炒花生也都是為了重要的時刻準備的。」子賢說,魯凱族中的花生是常民生活中必備的副食品,更是文化中「戀愛史」的重要象徵物,部落長輩表示,過去只要知道誰家有女孩,男生就會帶著花環、食物或情柴來女方家拜訪,只要是女方家看上眼的,就會特別招待炒過的花生,「炒花生是高級品,鄰居看到有準備炒花生就會知道這門親事不遠了,有錢一點的,花生會與芋頭乾炒,再更有錢一點的會再加入一點黑糖」。

 

看似雜草 卻又是生活裡增添養分不可缺少的昭和菜

       「過去一直視為雜草,日本人來了,才開始認識這種植物原來能吃。」昭和草有飛機草之稱,在台灣都有個傳說,日本軍機撒下種籽,於是這容易生長而能拯救飢荒的植物成為重要的野菜。

       魯凱族語稱昭和草為lasiasina。子賢說,像玉蘭奶奶在國小二年級時還是日本教育年代,以前的人不懂得吃昭和草,大部分的蔬菜來自地瓜葉、山萵苣等,直到部落中有人去了林班地工作回來,那些長輩就說日本人教他們這種植物能夠吃,要記得開著紅花、鋸齒葉狀的形象。

       子賢認為昭和草是蔬菜中重要的配角,尤其它帶有舒服的香氣,於是去除粗纖維後川燙,在滾水中加入有調味及橄欖油,再加上水波蛋的潤澤效果,就能夠品嚐到昭和草的自然芳香。又將昭和草捲入雞腿肉內酥炸成捲,子賢藉著草葉本有的植物香氣可以讓肉捲的後韻更有不同層次的味覺表現。

昭和雞肉捲

 

本文為節錄內容,完整文章請訂閱《料理.台灣》。

       民生社區的Green Bakery庭院綠意盎然,空氣瀰漫英式司康(Scone)的馥郁,揉合些許椰子清甜奶香,用力嗅一口氣,Isabella滿足笑意溢出黑圓框眼鏡。她嚮往植物素生活,堅信感官享受也值得富足,從來不該委屈將就。

       畢竟Isabella是道地眷村孩子,從小嘗遍大江南北家常菜,口福自然不淺,後來離鄉背井在台北發展,從事時髦的視覺設計工作,Isabella在單純的日子自得其樂,卻在某個午後被徹底顛覆。她慵懶在家度過悠閒假日,隨意瀏覽影片分享網站,偶然瞄到一幕黑屏,好奇心使然,讓她與獨立紀錄片《地球公民》(Earthlings)起始命運邂逅,「我立刻決定吃素!」也是Isabella毅然堅持植物素主義的轉捩點。

        之後一如既往上餐廳,Isabella大方告訴侍者「我吃素」,最後往往只能等到青菜豆腐果腹。甚至某次赴菲律賓旅遊,同樣表達「I am vegan」,侍者皺了皺眉頭,最後端出一盤清炒義大利麵佐「一片羅勒」。對比隔壁桌的豐盛沙拉,頓時讓Isabella深刻感知葷素世界連結斷線,世界從而一分為二走上岔路,內心天崩地裂而發出無聲吶喊。

 

植物素「旦糕」 撼動蛋奶甜點霸權

       直到Isabella嘴饞,卻在「蛋奶制霸」的甜點世界裡,面臨「因素食而喪失甜點權」的窘境。她既不甘心放棄美食慾望,也深信植物是造物者的智慧,且古老甜點起源如日本和菓子,只用純粹糯米和糖便能創造甜食,「乾脆自己來研究植物素甜點吧!」於是在38歲這年,Isabella轉身投入素食烘焙。

       當時台灣素食圈還很封閉,植物素烘焙處於初期嘗試階段,對照西洋經典甜點歷史悠久,在數百年、上千年修正演變後,傳統廚藝已經堆疊形成鬆軟且濃郁的既定框架,食譜理直氣壯地遵循「重奶油鐵律」,Isabella果斷放棄依賴食譜,卻也茫然自問,「或許抽離雞蛋、牛奶就是素食甜點?」這天真的答案當然被一個個失敗甜點否定。

       Isabella利用下班零碎時間,奉行日本「一萬小時職人定律」,用舌尖感受失敗甜點的油脂、水分、麵粉,慢慢理解比例變化,在將近兩年的挫折後,她終於做出「南瓜栗子棒旦糕」,濕潤柔軟、蓬鬆、香氣均達到心目中的完美風味,趕快筆記第一份食譜,成功用「旦」字取代「蛋」。

鳳梨百香杯子旦糕

 

本文為節錄內容,完整文章請訂閱《料理.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