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1980 年代就重視用餐體驗 咖啡簡餐成經濟起飛代表

在咖啡簡餐浪潮興起後,基隆出現許多各有特色的店家,每一家店的風格、音樂、裝潢,都體現出店主的品味,而一吃就是數十載的老顧客,不僅僅是味蕾獲得滿足,也因為店家風格「合自己胃口」,「咖啡簡餐店其實很吃裝潢,氛圍好的話客人到店裡用餐的意願才會高。當一個餐廳老闆,除了要菜色好、服務好,提供的環境也要符合客人喜好,來這裡吃飯不是只有吃飽而已,還會著重在感官上對於空間跟氛圍的享受,所以我媽媽很堅持每兩到三年就要更換一次裝潢。」在基隆市區營業近三十年的咖啡簡餐店「橘之堡」第二代李洋晨說道。

現代人講求「用餐體驗」,原來早在80 年代,咖啡簡餐店就已經給了解答。

 

複製不來的基隆特色 保留原味但不曾停下腳步

雖然套餐內的白飯、小菜、湯品都是附屬的菜色,但是一點也不馬虎,由於台菜偏重口味的特性,小菜口味就必須清爽,而湯品也會依照時令調整,使用當季食材、天天變化,例如夏天適合喝蛤蜊冬瓜湯、冬天就換成蓮藕排骨湯,而主菜則是「保留原味」。

「我發現基隆人喜歡吃自己習慣的口味,這有可能是因為基隆人通勤比例高,下班回來心很累,吃到熟悉的味道會有被撫慰的感覺。」也因此橘之堡除了口味隨季節和飲食觀念微調之外,主要菜色則不做更動,對於李洋晨來說,最希望的就是可以把橘之堡的好味道傳承下去,雖說不能與米其林、連鎖餐廳相比,但對在地人口味的了解甚深,這樣的人情味,也讓連鎖餐飲很難如法炮製出具有「基隆特色」的簡餐店。

 

本文為節錄內容,完整文章請訂閱《料理.台灣》。

半路起家 從南北貨運到南北小吃

在田寮河邊車流來往的路邊,「南北小吃」每到傍晚漸漸高朋滿座。年過七十的南北小吃老闆許榮輝還不到開張的時間,已經同店內工作人員忙進忙出,張羅晚間預備烹煮的食材,一會兒處理魚鮮的鱗片,一會兒查看供應店內人氣招牌菜的烤台。

「南北小吃」已經是基隆的名店,許多外地客不是透過基隆在地人的介紹才知道,就是看美食部落客報導尋得。 許榮輝過去開貨運行,經常幫基隆的報關行運送貨物,當時這家貨運行就叫做「南北貨運」,負責南北往來地送貨。1992 年因貨運行營運有狀況,許榮輝轉做小吃店。於是憑著自己愛吃,也曾經到處和朋友吃吃喝喝,對於料理有一番掌握的他讓「南北小吃」一開就是三十年。

 

南北鹹蜆仔秘製配方 鮮美甘甜味

南北小吃最著名的菜色,就是烤透抽。經由烘烤後,透抽本身的鮮甜濃縮在嚼勁十足的肉質裡,烤畢後就直接切片上桌。喜歡吃鹹的人,沾著隨盤附上的椒鹽,而許榮輝建議吃法是:先吃原味再沾椒鹽,才吃的到本港海鮮的味道。南北小吃還有一道特別下酒的小菜,是一般熱炒店常見的鹹蜆仔,小小一盤鹹蜆仔,鮮鹹恰如其分,製作方法可不簡單,所使用醬油與蒜頭、辣椒醃漬使蜆仔入味熟成,配方比例有所不同,南北小吃秘製版本放入了酸梅,味道中帶有梅子的甘甜味,吮食間能感受這道小菜豐富的層次,吸飽醬汁的鮮嫩蜆仔肉一點都不死鹹,令人回味再三。

 

本文為節錄內容,完整文章請訂閱《料理.台灣》。